【数据统计】
1月社融增量4.6万亿 同比多1.56万亿创历史新高
日前,央行公布了2019年1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国泰君安固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1月信贷数据较高但基本符合预期,4.64万亿元的社融增长超出市场预期。1月激增的社融数据背后主要是银行“资产荒”,预计2019年表外融资会继续恢复。覃汉表示,此次数据超预期不排除春节“错位因素”。
1月份沿海地区出口增速超预期 浙江、山东实现两位数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19年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9%;进口1.2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9%。1月份出口增速为去年全年的2倍左右。
据悉,2019年1月出口额增速加快,主要表现在沿海大省。其中,浙江全省1月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290亿元,同比增长28.6%,大幅高于,2018年全年9%的速度。此外,广东、山东1月的出口额增速分别达到了2.9%、14.2%,分别高于去年全年1.2%、6.1%。
1月上海外贸进出口环比增长9.1%
上海海关2月21日发布今年1月份上海市进出口情况。2019年1月份,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976.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环比增长9.1%。其中,出口1133.8亿元,同比增长1%;进口1842.4亿元,同比增长4.2%。
以美元计价,2019年1月份,上海市实现进出口43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增长9.8%。
人民银行: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2万亿元
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2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 17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4179.7亿元,金融债券发行5691.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9187.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588.8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0万亿元。
【经济形势分析】
央行政策利率下调空间渐大
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以及国内通胀压力下降,我国央行是否会降息的讨论逐渐升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最近表示,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
相关业内专家表示,与2018年相比,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9年我国货币政策自主调控空间正在加大。央行将继续引导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在方式选择上,有序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搭配灵活利用TMLF进行定向降息更具可行性,也避免释放“大水漫灌”的信号,而短期内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概率较低。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 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平稳
央行2月18日发布公告表示,考虑到现金回笼等因素推动流动性总量上升,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8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至此,除2月13日在香港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外,这是央行节后以来连续数日暂停逆回购。
江山控股研究院联席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建军表示,目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裕,通过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可平衡市场供需变化。年前央行通过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和逆回购等操作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平稳度过了春节假期,春节后,各期限同业拆借利率均低于年前。目前,通过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部分超额流动性,可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商务部:1月份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1日表示,2019年1月,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二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跨境并购有序开展。四是四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6个,合同总额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3%。其中,上亿美元项目13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设、通讯工程建设和石油化工等领域。2019年1月,相关主管部门办理新设和并购类对外投资企业438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3.3亿美元。
央行:“稳健”不等于货币条件不变 要动态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条件维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逆周期调节,适度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在上行期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下行期对抗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
《报告》指出,“稳健”强调了货币政策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增强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强化逆周期调节,同时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政策相关】
国税总局:2019切实落实减税降费 强化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协作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19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大力减税降费,彰显利民惠民新作为;全力提速增效,打造快捷便利新速度;着力整合升级,搭建稳定高效新平台,发挥涉税专业服务优势。
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事项的推进,引导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挥应有作用。规范涉税专业服务监管,严格落实涉税专业服务实名制,实施信用评价与信用积分管理,加大涉税专业服务信息公告力度,整治和防范“黑中介”“中介黑”行为。
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投资审批事项清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投资审批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审批管理事项统一名称和申请材料清单》。《清单》共包括了当前各类投资项目开工前需要办理的42项审批、核准、备案类事项以及需要提交审查的258项申报材料,同时明确了各项审批及其申报材料针对的项目类别及适用情形。此次15部门联合发布《清单》,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于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第一次全口径发布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并对各类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和适用情形予以规范。
据了解,近年来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逐年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存量以清单方式予以明确,是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的需要。从清单中可以看出,此次公布的事项清单,既有项目立项和决策阶段的审批、核准、备案事项,也包括各专项评价和工程报建类审批;既包括通用于一般投资项目的10余项审批,也覆盖了不同情形下部分和少数项目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是对目前政府管理权责的一次“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