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
25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综合指数小幅上行0.37点至701.56点,除秦皇岛 - 广州(5 - 6万DWT)、秦皇岛 - 厦门(5 - 6万DWT)航线运价较昨日下跌0.1元/吨;秦皇岛 - 广州(6 - 7万DWT)、秦皇岛 - 上海(4 - 5万DWT)、黄骅 - 上海(3 - 4万DWT)较昨日上涨0.1元/吨,其余各航线较昨日持平;具体情况如下:
今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小幅上行,一方面随着“迎峰度夏”传统用煤高峰期来临,下游电厂耗煤需求或逐渐恢复,市场看涨情绪增多;另一方面,市场传出海关将加强进口煤监管消息,同时煤价企稳反弹,使终端用户采购需求有所释放,运价呈平稳趋势。后续运价能否顺利反弹及反弹幅度仍待关注。
(2)波罗的海指数
24日,BD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点,报于1258点;其中,海岬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5点,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上涨15点,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点。具体情况如下:
(1)汾渭CCI指数
(2)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
(3)CECI曹妃甸指数
据悉,北方港口方面,受煤炭库存持续下跌影响,优质煤源呈现趋紧倾向,市场看涨情绪浓厚,部分贸易商及下游终端询货有所增加,整体报询盘价格小幅上涨,蒙煤(CV5500,S0.6)报价605元左右。
易煤网分析认为:从当前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后期煤价或将继续震荡走弱为主:
一方面,临近月底,内蒙主产区限超影响或将渐弱,预计蒙煤到港量将逐渐增加,同时本周开始西安局下调榆林地区站台至曹西铁路运费10%-28%不等,陕煤发运倒挂大幅缓解,部分有实力的发运户有增加发运量的预期,环渤海港口低硫煤源得到有效补充,市场煤紧缺的局面或将有所缓解,成本支撑重心或将下移;另一方面,下游终端电厂在进口煤和长协补充下持续维持高库存状态,整体库存基本在1750万吨以上,同比增加400万吨,终端煤耗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煤需求短期内难有增量释放,未来煤价或将继续震荡为主。
三、六大电厂库存、日耗25日,六大电厂整体库存1745万吨,较昨日下跌1.23万吨;日耗59.99万吨,较昨日下跌3.9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9.09天,较昨日上涨1.79天。具体情况如下:
近期,在南方降雨较多、水电发力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六大电厂日耗小幅下降至59万吨左右,同时库存震荡于1740万吨以上,存煤可用天数29天;短期内电厂库存仍处高位,整体用电水平有限,拉运需求仍以长协煤为主,对市场煤采购意愿较低。
此外,中央气象预报显示,未来10天南方地区多降雨过程,新疆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及云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左右;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等地气温偏低1℃左右,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同期,预计电厂日耗或在当前水平上下波动,后续伴随着南方梅雨季节结束,高温天气来临,其耗煤需求或随之出现较明显增加,可持续关注电厂日耗变化情况。
四、环渤海港口库存及锚地船舶数量25日,环渤海港口库存2086.9万吨,较昨日上涨21.4万吨。其中,曹妃甸港区库存较昨日上涨4.3万吨,京唐港区库存较昨日下跌0.4万吨,神华黄骅港库存较昨日上涨13万吨,秦皇岛港库存较上涨4.5万吨。具体情况如下:
伴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来临,煤炭自燃率提高,港口疏港工作有效开展,装船情况良好,调出量偏稳运行;另外,铁路运费下调后,倒挂现象有所缓解,铁路发运稳定下调入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今日在调入高于调出的情况下,环渤海四港库存小幅上涨21.4万吨。
锚地船舶数量
近日,煤价持续上涨,下游用户采购需求略有释放,北上拉运积极性有所提升,环渤海四港锚地船舶数量较前期小幅增加。25日,环渤海四港锚地船舶数量93条,其中秦皇岛港27条,国投曹妃甸港8条,神华黄骅港52条,国投京唐港6条。具体情况如下:
25日,秦皇岛港调入量57.2吨,吞吐52.7万吨;神华黄骅港调入量60万吨,吞吐量58万吨;国投曹妃甸港调入量19.3万吨,吞吐量19.8万吨;曹二期调入量10.1吨,吞吐量2.8万吨;华能曹妃甸调入量9.2万吨,吞吐量7.2万吨;京唐老港调入量7.5万吨,吞吐量8.5万吨;国投京唐港调入量17.6万吨,吞吐量16.1万吨;京唐3640调入量13.4万吨,吞吐量14.8万吨。具体数据如下:
6月具体情况如下:
三峡水况信息如下:
(1)天气
1.南方地区多降雨过程
未来10天,南方地区将有两次较强降雨过程,雨带南北摆动幅度较大,主要时段为6月28-30日和7月2-4日。
2.华北黄淮等地仍有高温天气
25-28日,华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仍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温度可达37℃以上。29日前后,上述地区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2)海况天气
25日08时至26日08时,渤海、渤海海峡、北部湾、南海西南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偏南风,东海东北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东南风。黄海北部海域将有轻雾,能见度不足10公里。
26日08时至27日08时,东海东北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南风到西南风,东海西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北部湾将有4~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
27日08时至28日08时,东海东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北部湾将有4~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南海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南到西南风。
九、相关资讯1、发改委召开2019年全国能源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
山东省发改委消息,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19年全国能源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就2018年全国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和能源保供工作作了讲话。
会议分析了今年能源迎峰度夏面临的形势,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全国会议结束后,山东省发改委立即召开山东省能源迎峰度夏会议。
会议从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压力感、全力组织好电煤供应、扎实抓好电力运行电管、切实保障电煤运输通畅、着力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调度督导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应急厅、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中铁济南局集团、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山东公司、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华北天然气销售中心、中海油气电集团山东销售分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能山东电力公司、华电山东公司、大唐山东发电公司、华润华东大区、华能山东发电公司、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及我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价格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中国煤炭资源网)
2、发改委调研湖南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
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调研组来华容县,调研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到东山镇“天字一号”码头实地查看,全面了解项目的铁路、物流园、码头等建设情况。
调研组对华容县前期所做的工作予以肯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储配基地项目建设,保障前期各项工作如期推进。
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复、湖南省境内目前唯一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蒙华铁路主要疏运系统之一。
项目从蒙华铁路松木桥站接轨,新建铁路专用线至洪山头物流园,园区建设两栋全封闭式的大型穹顶储煤仓,一期工程在长江右岸岳阳港华容港区洪山头作业区新建4个泊位煤炭码头。
该项目投资建设单位为华中铁水联运能源基地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5.9亿元。一期建成达产后的煤炭周转量1000—1500万吨/年。(中国煤炭资源网)
3、陕西探索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地面远程操控采煤,将矿工从艰苦危险的井下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几代煤矿人“坐在地面采煤”的梦想。
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的地面调度室,地面远程采煤机操控员严后水对着操作台上的话筒呼叫井下工作面的同事,通知他采煤机即将启动。
在他的面前,是五块电脑显示屏,实时传送的视频画面,清晰地显示着井下采煤机的工作状况。严后水说:“我从这个视频上面可以看见井下供水和供电以及设备运行的状况。”
眼睛盯着屏幕,手中操作着启停按钮和两个手柄,几个简单的动作就把井下65米长、70吨重的采煤机控制得“服服帖帖”,严后水说,这是当年他担任井下采煤机司机时万万不敢想的。“那时候没有智能化开采,所有的设备都是人工在井下操作,以前我们一个班大概要20多个人,光工作面大概就是八九个人,现在换成1个人,正常他就是在井下巡查,实际操作就是我在地面操作,劳动强度相对来说减小了很多。”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探索“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那时,井下作业人员多、事故发生率高、资源浪费普遍,是国内煤炭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黄陵矿业公司主动联系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行业企业集思广益,以智能化开采技术为核心,形成从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实验研究、技术培训到成果推广应用的完整技术创新体系。2014年4月,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较薄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综合应用自动化、视频、通讯、控制、计算机等多种技术远程遥控生产,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煤矿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垄断。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机电副矿长符大力说,有了国产的设备和技术,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的成本大大降低。“我们这套设备完全是全国产装备,与同类的进口设备相比较的话,光购置费能节约3000余万元,而日常维护费用,每年一个工作面光配件费能节约100万元以上。”
五年来,黄陵矿业公司又先后攻克了中厚煤层和大采高煤层的智能化无人开采难关,减员增效、安全生产的效果倍增。到2018年底,公司所有矿井已经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并逐步把技术推广到陕煤集团其他煤矿及外省的煤炭企业。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技术中心技术研发部部长张玉良表示,严格来说,目前的技术还只是“少人”开采,需要人工介入,真正的“无人”开采路还很长,这是他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按照理论上讲,它是不用人去干任何事情的,它能自动来开采,到了三维模型的每一个点,它能知道你这个点的煤层顶板高度在哪,底板高度在哪,然后自主进行截割(煤层)就行了,按照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是可以不用人的,完全设备自己进行决策就可以了。”(央广网)
4、5月河南省统调电厂总进煤843.62万吨 同比下降10.15%
河南能源监管办消息,根据电力企业信息报送数据统计,2019年5月份,河南省统调电厂总进煤843.62万吨,较上月增加87.71万吨,增长11.60%,同比下降10.15%。
5月份,河南省统调电厂日均进煤27.21万吨。
5月份,河南省统调电厂发电总耗煤717.61万吨,较上月增加耗煤44.6万吨,增长6.63%,同比下降8.68%。
5月份,河南省统调电厂日均耗煤23.15万吨(发电量比上月增加9.47亿千瓦时)。
5月份,日平均存煤733.94万吨,其中,最高存煤量791.85万吨,最低存煤量672.52万吨。
河南省电煤根据来源地不同,分为本省煤、外省煤二大类。
5月份河南省59家省网统调电厂购进电煤843.62万吨,省内煤在河南省电煤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月累计购入量504.51万吨,占比59.85%,购入外省煤339.11万吨,占比40.15%。
其中,郑煤、平煤和义煤占本省煤总量53.03%,省内地方矿合计占37.90%。
5月份共购进省外煤339.11万吨。省外煤主要来源于山西和陕西,分别占比67.48%和22.16%。(中国煤炭资源网)
声明以上小结为本日工作总结,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错误,欢迎纠正;如有建议,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