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浮出水面,对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产品产生较大杀伤力,引发股市重挫。
银行业人士透露,新规直接否定了银行现行的“资金池”操作模式,明确要求理财产品与投资品须“一一对应”,同时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限额管理”。新规将对融资类业务占比较高的中小银行产生更大冲击。而在终端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会暂时放缓,平均投资期限也将被拉长。
同时,由于目前大量理财产品采取资金池对接银证、银信产品的方式向房企“输血”,未来理财产品投资规范将断绝这条“输血”通道,对房企尤其是中型房企融资将产生巨大影响。
另外,因银信合作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新规对与银行合作紧密的信托行业利空巨大。
受上述分析影响,昨日以银行、保险、券商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大幅调整,两市股指均重挫近3%。
不过,专家指出,整体来说,新规“规范”的意义大过“整顿”,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昨日,引发银行股大跌的“8号文”《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浮出水面,在记者获得的这份《通知》中,有两个要点:要求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一一对应;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作出比例限定。
新规要点:
一一对应 限额管理
“即日起发售174天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9%~5.1%”,吴小姐昨日收到一家银行的短信,经咨询,理财经理告诉她产品投资方向主要是票据、信托和银行间拆借市场等,但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并不清楚。吴小姐面对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就是“资金池”。在“资金池”运作模式中,银行通过滚动发售理财产品持续募集资金并注入资金池,然后进行统一的投资运用,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益。
《通知》明确要求,“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这明确了理财产品与投资品须“一一对应”。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表示,《通知》界定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目前“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最主要投资对象,这类资产往往和债券、股票或基金等进行组合,是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的主要来源。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新发行规模达到30.36万亿元,同比增长78.7%。截至2013年1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7.4万亿元。平安证券指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中,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的融资类债权资产,如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等。
并且,银监会还提出了“限额管理”。《通知》中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由此普益财富推测,这类资产目前在市场总体余额的占比在30%~4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