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曾评价称,俄罗斯钢铁行业处于可以规避全球经济震荡的避风港内,上游坐拥丰富的铁矿石和炼焦煤资源,国内下游行业如建筑和管材业的需求潜力巨大。但是,最近多家俄罗斯钢铁企业连续发布了2012年财报,整体业绩均有下降。
耶弗拉兹集团(Evraz)2012年净利润为-3.35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7.7亿美元,由盈转亏;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31%。谢韦尔钢铁公司(Severstal)2012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2.6%,为7.62亿美元;总收入同比下降10.8%;EBITDA同比大幅下降40.9%,EBITDA利润率为15%,比2011年下降7.7个百分点。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MMK)2012年亏损9400万美元,亏损额减少25%;EBITDA同比上涨1.5%,EBITDA利润率为14.5%,该公司钢铁部门的EBITDA同比上涨了近13%。
从俄罗斯三大钢铁企业2012年的业绩来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虽然俄罗斯钢企的业绩相对惨淡,但呈现出逐渐改善的迹象,其中MMK虽然亏损,但亏损额有所下降;谢韦尔仍然保持盈利,是三大钢企中唯一盈利的企业。其二,原料价格下跌导致矿业部门的业绩均下降明显,但成本的下降也使钢铁部门的业绩表现相对较好,俄罗斯钢铁企业的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凸现。其三,欧洲市场需求下降对俄罗斯钢企的业绩影响较大,导致俄钢企将重点更多地转向了俄罗斯国内和北美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欧洲市场的恶化使俄罗斯钢企的经营优势不再明显,但相较于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等欧洲钢企2012财年大幅亏损的业绩,俄罗斯钢铁企业的表现尚可。
成本下降,主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耶弗拉兹集团2012年财报显示,该公司钢铁部门实现EBITDA13.26亿美元,同比上涨5.1%;实现毛利润增长0.47亿美元至23.89亿美元,毛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至17.6%。钢铁主业盈利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的大幅下降。2012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成本(CostofRevenue)为117.97亿美元,同比下降5.4%。其中,原料成本同比下降20%,铁矿石成本同比下降22%,炼焦煤成本同比下降24%,废钢成本同比下降19%,电力成本同比下降8%,天然气成本同比下降3%。
一直以来,独联体钢铁企业的原料(铁矿石和炼焦煤)自给率都较高,再加上较低的能源成本和人力成本,使得独联体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全球平均成本低25%~35%,原燃料成本波动对独联体钢铁企业的影响有限。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铁矿石、炼焦煤和天然气资源,其天然气和电力价格远低于欧盟平均价格,电力成本仅为美国的一半。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目前世界吨钢生产成本最高为600美元/吨~650美元/吨,而俄罗斯钢企的吨钢平均成本仅为450美元。
近年来,世界钢铁动态(WorldSteelDynamics,WSD)发布的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俄罗斯几家主要的钢铁企业都位居前列,而排名标准之一就是有效的原料战略和优势。在2012年的排名中,谢韦尔的综合指标位列第4位,且该公司在铁矿石和焦煤两项资源方面的得分均为10分满分,远远领先于浦项(分别为6分、6分)和宝钢(分别为5分、6分),在原料采购地域优势这项的评分中也得到了7分。此外,在2012年的排名中,MMK由2011年的第20位升至第11位,耶弗拉兹集团由2011年的第26位升至第25位。
谢韦尔CEO阿列克谢·莫尔达索夫(AlexeyMordanshov)在2012年的年报中表示,作为俄罗斯生产成本较低的企业,该公司2012年基本在钢铁、铁矿石和炼焦煤的经营上都是满负荷生产,在美国的生产甚至还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重要的金属和矿产品出口大国,卢布的波动将影响俄罗斯企业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收入和以卢布计价的生产成本。卢布在全球经济减速时的贬值,有助于保护俄罗斯钢企的盈利水平,减轻全球经济减速对俄罗斯企业的冲击。
远离欧洲,发展战略转向国内和北美
近年来,在欧洲债务危机尚未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俄罗斯钢企欧洲部分的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均有大幅下降。而且,近来的塞浦路斯财政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也较大,在该国银行里,大储户都是俄罗斯的一些金融寡头。
以耶弗拉兹集团为例,该公司钢铁业务部门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2%。2012年,该公司欧洲地区销售额为10.0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5.4%,销售量同比下降7.2%。相比之下,俄罗斯国内和美洲地区的销售降幅则缓和的多。2012年,该公司俄罗斯市场的钢材产品销售额为51.26亿美元,同比下降5.8%,销售量同比下降2.3%;美洲地区的销售额为30.93亿美元,同比下降5.6%,销售量仅同比下降0.7%。欧洲地区是该集团销售情况中同比降幅最大的。
欧债危机远未结束,这使得俄罗斯钢铁企业做出了远离欧洲市场的决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钢企频频撤出欧洲市场:谢韦尔关闭了其在意大利卢基尼的钢厂,车里雅宾斯克钢铁公司暂停了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电炉冶金工厂和炼钢厂的生产,MMK在土耳其的Metalurji钢厂的电炉和热轧车间停产,耶弗拉兹集团则停止了其捷克维特科维策分厂的生产。
在欧洲市场萎缩的背景下,俄罗斯钢铁企业将未来的发展战略定位于俄罗斯本土和北美地区,加大了在上述地区的销售和投资力度。
谢韦尔的财报显示,该集团海外公司2012年的出货量上涨了17.3%,达到450万吨;收入上涨13.3%,达到38.78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在美国哥伦布和迪尔伯恩钢厂的产能利用率提高,较高的出货量抵消了产品低价的损失。而且,该公司称,美国的管材需求在钻井活动和新建管线项目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可能进一步复苏。该公司2012年的现金资本支出为14.48亿美元,主要用于俄罗斯巴拉科沃(Balakovo)小型钢厂的扩建,重建炼焦煤子公司Vorkutaugol的7号炼焦炉并建设沼气发电厂。该公司表示,在北美的扩产计划完成后,其经营投资重点将转向俄罗斯国内的钢铁生产和矿业。
2012年耶弗拉兹集团的资本支出为12.61亿美元,主要包括:西伯利亚钢厂的轧机现代化建设和喷煤项目建设;南部俄罗斯Yuzhniy钢厂的长材项目扩建;YerunakovskayaⅧ煤矿建设,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年产炼焦煤250万吨;旗下的下塔吉尔钢铁(NTMK)喷煤项目建设,于2013年第一季度投产;北美管材和铁路用钢方面的产能扩建和产品扩充。
MMK则表示,其俄罗斯分公司2012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同比上涨了17.7%,占该公司总出货量的77%。俄罗斯国内的建筑业复苏使得五金产品2012年的销售量同比上涨了6.2%。此外,俄罗斯国内的私人建筑业活动和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拉动了钢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