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安中心>煤安技术>11304工作面回撤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304工作面回撤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304工作面回撤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技术科发2009第099号掘进要素单要求,从11304回风顺槽N37测点向南6.432m为主副绞车硐室中,以方位角N=283°56′53″,0°坡施工主副绞车硐室,为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硐室规格:

  1、硐室规格为:宽×高×深=5.0m×2.7m×9.0m(净)。

  2、JDHB-30型绞车基础规格:长×宽×深=3.69m×3.19m×1.2m。基础采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强度为C20。

  (附11304工作面回撤硐室及JDHB-30型绞车基础施工平剖面图)

  二、施工方法

  回撤硐室和JDHB-30型绞车基础采用人工打眼爆破的方式进行施工,人工攉碴,无极绳绞车出渣的方法施工绞车硐室。

  施工工艺:施工前,首先将风水管路接至设计位置,并将作业地点巷道下帮电缆下放至巷道底板,并用挡煤板或板皮进行覆盖,防止爆破时将电缆炸坏。

  三、临时支护

  采用四根金属前探梁支护,每根前探梁挂环不少于三处,前探梁吊环挂在顶部的钢带上,严禁将前探梁吊环挂在金属网,并用背板背紧背实。

  四、永久支护及浇注混凝土参数

  1、回撤硐室永久支护参数

  顶部:顶部采用锚杆+钢筋网+钢带+锚索梁支护。顶部锚杆采用φ20×2000mm的金属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网采用φ6.5mm钢筋制作,网孔规格为100×100mm;钢带采用φ16圆钢焊接而成;锚索采用φ17.8×7000mm钢绞线制作,锚索梁采用11#工字钢加工,长度为4600mm,中部及距两端各300mm开孔,锚索间排距为2000mm。

  帮部:帮部锚杆采用φ16×1600mm的圆钢麻花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塑钢网规格为10000×1500mm,要求短边搭接,塑钢网上边要与顶部金属网用14#铅丝隔一个网格相连。

  在硐室开口处补打两组“一梁三索”进行加强支护,锚索梁并排施工,锚索间距为2.2m,锚索梁长度为5.0m,梁中部及两端向里300mm处施工锚索孔;开口处两组锚索梁间距为300mm。

  2、浇注混凝土参数

  浇注混凝土基础:绞车基础采用浇筑混凝土施工而成,浇注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0.44:2.03:2.19(现场配比为6.5袋水泥配一车砂子、一车石子),水灰比为0.44,混凝土标号为C20。

  基础底部铺设一层金属网,金属网孔规格为150×150mm,打设15根地锚,地锚规格为φ20×1500mm,要求带托板,锚杆外露长度为500mm,地锚躲开预留孔的位置。

  五、装碴

  (1)回撤硐室及绞车基础碴:采用人工装渣至矿车——通过无极绳绞车至11304风巷——+1070m车场----副斜井----地面。

  六、通风

  硐室长度为9000mm,采用5.5KW局部通风机进行供风,风量为90—186m3/min;安装在11304切眼工作面内,距离11304切眼上口15m位置。

上一页1 234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煤矿发展中“一通三防”技术

上一篇:吕梁煤监分局:疫情防控不松懈 安全监察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