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于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热/湿不稳定性,导致器件在高温或者高湿度条件下性能衰退严重,阻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纯无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光伏性能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商业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常用的无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是碘化铯铅,但是碘化铯铅钙钛矿存在两个相,一个是低温?相(正交晶相)和高温α相(立方晶相)。这两个相的带隙分别是2.82 eV和1.7 eV,只有高温立方相的碘化铯铅才是理想的吸光材料可用于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此如何在常温下使得碘化铯铅钙钛矿稳定在立方相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制备稳定高效碘化铯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所在。
成果简介
近日,山东大学尹龙卫教授等人在Nature. Commun.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urface passivation engineering strategy to fully-inorganic cubic CsPbI3 perovskites for high-performance solar cells”的文章。该文章通过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诱导表面钝化过程获得了长期稳定存在的立方晶相碘化铯铅,其电池效率高达10.74%,并且具有优秀的环境稳定性。
小结
研究者通过聚合物PVP钝化方法,成果获得了高效稳定的立方晶相碘化铯铅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高达10.74%,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成果为推动纯无机钙钛矿的商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