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秒他们能把在井下发现的隐患进行拍照、隐患信息、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编排好下达到责任工区。”这是伊犁四矿在安全宣讲视频中介绍安全云平台时所说。
针对新疆基地各权属矿井分布广、地质灾害严重、安全隐患多的复杂的实际,在联合重组大背景下,伊犁能源在新疆基地各权属矿井持续抓好八项安全管理制度,保驾新疆基地安全生产。“安全云平台”系统,就是伊犁能源推广的八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
八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了安全云平台、标准化班前会、安全培训、安全约谈、安全举报、安全曝光、安全派驻包保、岗位安全站位等内容,自推行以来,就像八道安全防护锁,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了安全防线。
推广“安全云”平台,实现井下隐患排查智能管理。安全云平台让工作人员在井下通过巡检仪(手持机)录入隐患、拍照(录像)取证,自动下发隐患至责任单位,同时在各区队设置显示终端,能够随时查看问题隐患,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实时与云中心数据同步,并与现场隐患排查相结合,实现覆盖检查统计、超期隐患报警等功能。
标准化班前会制度,实现在线监控全覆盖。伊犁能源从薄弱人物排查情况、安全事故案例警示、“三违”通报分析情况、本班安全生产工作任务15个方面,规范班前会流程,制定标准化班前会管理制度。同时,在各个区队安设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控班前会流程,并有专人负责每周对班前会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考核通报。
安全培训,创新考试模式。伊犁能源发挥电教室、“微信小程序”作用,开设手机“e课堂”安全培训、让员工每天做一道与自己工种相关的安全试题,每月根据集团公司、能源公司下发的文件及新规定更新题库,建立健全了100余套模拟考试题库。考试实行随机抽题,自动组卷、阅卷,实现了全员不定时学习和每月一考。
安全约谈,健全主动防范机制。伊犁能源严格各级领导安全责任考核,建立安全救援中心、分管领导及安监处长、总经理三级约谈机制。安全救援中心负责统计相关问题,根据约谈严重性,逐步升级约谈级别,并向相关领导汇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约谈。约谈中,对每月现场出现严重违章的单位必谈,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必谈,对存在危及安全生产问题或发生事故的单位必谈,并根据约谈级别分别对被约谈者、单位进行罚款追责、停工学习培训、安全工资考核、违章曝光、调离单位、免职等处理。
安全举报,让安全隐患无处可藏。伊犁能源明确了举报范围、举报对象、举报内容、举报地点、举报电话以及相关奖惩措施,实现人人都是安监员,风险隐患全员抓,避免基层单位发生事故后的藏着掖着,使安全隐患能充分暴露,及时得到整改、治理。
安全曝光,负激励方式促进安全水平提升。伊犁能源在井口安全文化长廊或矿井醒目位置增加安全曝光内容,通报各单位的三违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警示教育他人,督促职工自觉遵章守纪、规范作业,切实把安全生产置于全员舆论监督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派驻包保,强化专业服务,提升安全管理精准性。伊犁能源采用四类包保方式,班子成员包保到各生产单位;部门负责人包保到各个施工地点;区队、班组包保到设备设施;安监员联责包保采掘工作面,切实做到全覆盖落实责任。包保出现问题根据责任大小和分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层层落实。
岗位安全站位,以管理促规范。伊犁能源开展“岗位安全站位”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突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人员正规站位施工,从思想意识抓起、从岗位行为抓起,以管理促规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新疆基地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了让“岗位安全站位活动”开展落地有效,伊犁能源强化对这项工作的双项监督考核,使“岗位安全站位”制度真正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