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山设备>细微锌材料的器械受力外层性质变换

细微锌材料的器械受力外层性质变换

细微锌材料的器械受力外层性质变换

  1实验部分

  1. 1试剂与仪器

  纳米氧化锌(河南省豫光金铅集团) ;硬脂酸(分析纯, ) ;无水乙醇(分析纯, ) ;去离子水(自制)。 SHR2 10型高速混合机(张家港市万塑机械有限公司) ; UQM21型气流粉碎机(沈阳优特克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JEM 100CX2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 JSM 560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 AVATAR 36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 ; X‘Pert Pro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荷兰Philips公司)。

  1. 2实验过程

  将纳米氧化锌与一定量的改性剂在SHR210型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以后,放在气流粉碎机的料仓中。以压缩空气为粉碎介质,将分级轮转速设定在10 000 r?min - 1,粉碎压力稳定在0. 4~0. 5 MPa.

  启动气流粉碎机,在气流粉碎特有的高湍流作用下,使改性剂和氧化锌粉体产生化学键合或物理吸附,完成纳米氧化锌的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经旋风分离器收集改性产品。

  1. 3改性效果的预评价

  (1)活化指数法

  将5. 0 g样品置于装有100 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加入100 mL去离子水,磁力搅拌5 min,静置,将漂浮于水面的粉体除去,将沉入水底的样品过滤、烘干,称重,其质量记为m,利用下式计算:

  活化指数=5- m5×100%(1)

  (2)亲油化度法

  将0. 5 g改性样品置于装有50 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入乙醇,当漂浮于水面上的粉体完全润湿时,记录加入的乙醇的体积V,按下式计算:亲油化度= V 50 +V×100 %(2)(3)分散性实验。分散性是评价粉体改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分别取水、氯仿、四氯化碳、液体石蜡各10 mL于4个带塞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 1%的改性前后的氧化锌样品,超声分散10 min,静置2 h后观察其分散性。

  2结果与讨论

  2. 1改性剂用量的选择

  在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工艺中,影响改性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改性剂用量。分别用氧化锌质量分数为3 %、5 %、8 %、10 %、15 %、20 %、25 %的硬脂酸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剂用量与改性粉体活化指数(a)和亲油化度(b)的关系见1.

  从1可以看出,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大,改性效果明显增强,当改性剂用量为10 %时,活化指数接近100 % ,亲油化度也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改性剂用量,活化指数趋于稳定,亲油化度下降。可能是由于改性剂用量为10 %时,硬脂酸在氧化锌颗粒表面形成完全单分子层包覆,颗粒表面被非极性碳链完全覆盖,改性效果最佳。而后继续增大改性剂用量时,硬脂酸非极性端的碳链与颗粒表面的碳链互相吸附,而其极性端的羧基被排斥在外,颗粒表面又有极性层存在,导致亲油性下降。可见,最佳的改性剂用量为10 %.

  2. 2SEM分析

  2是氧化锌原料的TEM图,可以看出,原料为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纳米颗粒,颗粒大小约为50 nm.

  3为改性前(a)和改性后(b)纳米氧化锌粉体的SEM图。可以看出,改性前氧化锌颗粒由于表面极性大,比表面能高,严重团聚。改性后其团聚大大减弱,二次粒径明显减小。这是由于纳米氧化锌在高速气流冲击作用下,软团聚被打开,表面形成大量活性点,通过机械力化学效应,及时与改性剂产生化学键合或物理吸附,使颗粒表面被有机链覆盖,极性降低,表面能下降,不易团聚。

  2. 3XRD分析

  4a为改性前氧化锌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b是改性后氧化锌样品的衍射图谱,其D值与JCDPS卡片7922205号相对应,证明它是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与a改性前氧化锌的衍射图谱相比,改性后氧化锌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在气流粉碎机中对氧化锌进行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时,由于粉碎与分级同时进行,当粉体微粒小到一定程度时,可被及时分离出去,不会产生过磨现象,能保持其形状和晶体结构。另外改性后纳米氧化锌在21°左右有一衍射强度较低的宽峰,应指派为氧化锌表面修饰剂与Zn (Ⅱ)结合的羧酸盐的散射峰。

  2. 4改性机理讨论

  5为改性前后氧化锌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a是改性前氧化锌的红外图谱, 3 445 cm - 1处的宽吸收峰是由于O?H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它可归因于氧化锌表面的羟基和吸附水的存在。b是改性氧化锌的红外图谱, 2 850 cm- 1和2 918 cm- 1处的强峰对应于2CH 22中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而1 557 cm - 1和1 468 cm- 1处的吸收峰,是由羧酸盐中COO -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产生的。与硬脂酸的红外图谱(图略)相比, 1 704 cm - 1、2 672 cm - 1、1 432 cm - 1、933 cm - 1处硬脂酸分子中羧酸二聚体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可能是由于改性粉体表面无游离的硬脂酸存在造成的。而且样品的红外图谱中νCψO与νC?O之间的差值△ν=89 cm- 1,据文献报道,修饰剂与ZnO通过羧基与Zn (Ⅱ)以双齿螯合的形式化学键合。是改性样品中C1s和O1s电子的XPS谱图,图中谱线是以污染碳的C 1s的284. 8 eV定标的。从谱图中可以看出,样品中含有两种碳的光电子峰,分别是284. 8 eV和288. 7 eV,是由烷基碳与污染碳的重合峰和羧基碳产生的。对氧的谱线进行拟合,得到位于530. 0 eV、531. 3 eV和532. 2 eV的三个光电子峰,其中位于532. 2 eV的峰是来自修饰剂中羰基上的氧。 XPS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改性剂在氧化锌表面形成化学键合。

  可见,通过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硬脂酸在氧化锌颗粒表面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而是化学键合。因为氧化锌、硬脂酸在气流粉碎室中,受到喷嘴产生的高压高速气流作用,氧化锌颗粒的软团聚被打开,产生大量新鲜表面,活性点增多。同时,硬脂酸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沿O?H键断开,形成羧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羧酸根离子再与氧化锌新鲜表面的活性点产生机械力化学反应,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同步完成。

  2. 5分散性实验

  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粉体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见1.由1可以看出,改性后的氧化锌表现出很强的疏水性,几乎全部漂浮在水面,在氯仿、四氯化碳、液体石蜡等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而改性前氧化锌在以上溶剂中均不能分散,并且很快下沉。表明改性后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亲油疏水性。

  1硬脂酸改性前后氧化锌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

  3结论

  (1)利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是行之有效的,即达到了表面改性的目的,又没有破坏其晶体结构。 (2)改性剂与氧化锌通过羧基与Zn (Ⅱ)以双齿螯合的形式化学键合,改性效果好。 (3)改性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团聚性降低,二次粒径明显减小,解团聚效果明显。 (4)活化指数和亲油化度实验表明,最佳改性剂用量为10% ,改性氧化锌颗粒表面亲油疏水,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

(完)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N08904抗氧化

上一篇:S30815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