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通过10多项发明创造,进行了煤泥二次浓缩回收改造,每天煤泥减少了150 吨,中煤增加了150 吨,年可增效1100万元。”王楼煤矿副矿长王宝国说。
“矿上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对我们洗煤厂的人工费、材料费、电费、维修费等各项费用进行了捆绑,所以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做好自主经营,还要不断向技术创新要效益。”该矿洗煤厂厂长季荣杰说。
近年来,该矿逐步形成了以创新管理、降本增效为原则,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导向、全员绩效考核为后盾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新模式。该矿按照全面、精简、归口分级管理原则,将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分为决策、管理、执行3个层次,分别组建了内部市场管理委员会、内部市场结算中心、内部市场结算小组、价格管理委员会、经济仲裁委员会等机构,同时建立了系列管理办法,制定了承包责任文件,形成了完善的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
“我们对各项可控成本进行了综合定额,先后编制完成了《人工消耗定额手册》《材料消耗定额手册》《设备维修费消耗定额手册》《内部市场电量消耗定额手册》,共收录定额子目3600余条,打破了原来的‘大锅饭’局面,提高了工区对周转性材料管理的主动性。”该矿审计科科长刘强介绍。
“我们每班下班后,都会根据工作量、工作质量、材料消耗以及安全生产情况对每人评分,然后在区务公开栏进行公示,职工个人当班干了多少活,干的怎么样,能拿多少工资,一目了然。”采一工区一队队长杨进说,“这种考核方式,消除了猜疑心理,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据了解,该矿还将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的外延进行了拓展,积极推行对标管理工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共确定对标课题34个,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智慧农业、党建工作和后勤服务等内容,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年可创效6000万元,走出了一条卓越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