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化工>煤化工投资发展前景引发争议

煤化工投资发展前景引发争议

      日前,国内第一大炼油商中石化正式挂牌组建煤化工业务全资子公司——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全面启动煤化工业务。

  而就在不久之前,“煤老大”神华集团开了加油站,销售自家生产的煤制油。

  两则看似不相关的新闻,却暗示着:我国煤化工市场将重新开启。

  不得不重启的煤化工市场

  煤炭业的“黄金十年”已经终结,今年以来,一路下滑的煤炭经济让曾经风光无限的煤企苦不堪言。

  “目前来看,煤炭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盈利能力差等问题亟待解决,各煤企纷纷拓宽产业链条,大规模涉足煤化工项目,重启审批有助于煤企尽快脱困。”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表示。

  为了尽快解决煤炭企业产能过剩,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办公会,预示着冰封近5年的煤化工政策将解冻。

  据悉,潞安18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和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相继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此外,神华宁煤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也获得国家发改委最终核准。在伊犁,包括庆华集团和新汶集团主导的两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业已开工建设,此前已经试点运转多年的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也有望扩至200万吨/年的产能。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要求的“十二五”期间核准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一共有104个,按照各地上报的技术方案,如果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要超过2万亿元,其中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额约7000亿元以上。

  面对煤化工建设热潮,一些专家对此产生质疑。

  “煤化工属‘两高一资’产业,尤其是耗水量较大,其发展必然受到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和技术等内外部条件制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白玫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重启煤化工项目时机是否成熟要看是否解决了资源、环境问题?是否破解了技术瓶颈?如果在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技术瓶颈没有得到解决和突破的前提下,仅从解决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角度出发,重启煤化工项目并不合适。”

  而邱希哲认为:“国家节能环保目标较大,相关部门压力不小,暂时恐难批量重启煤化工项目审批。”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煤制油经过技术转化合成后,结构和纯度可达到与石油相同的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运用到生活中。然而,煤制油作为石油的替代物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碳排化上均有难度。

  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遭质疑

  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炭库存量不断增加。迫使很多煤炭企业开始转型,开始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煤化工行业也红火起来。然而在不断扩张的同时,煤化工产品也开始呈下滑趋势。

  “井喷之后的市场需求量却没有增加,煤化工产业特别是初级产品甲醇的供大于求局面已经非常严重。仅甲醇一项,在短短的3年内就从4000多元/吨跌至2000元/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沈冀如介绍说。

  以煤制油为例,其经济性一方面受制于成品油价格波动,另一方面还受困于煤炭原料的价格起伏。

  对于煤制油项目,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只有国际油价位于70~80美元/桶以上,项目才能获利。而煤价保持每吨在200~300元之间,才可以保证煤化工项目不亏损。

  此前有部分专家认为,煤制油产业更多情况下只是国家示范工程,离商用还很远,因为技术、设备昂贵以及巨大的环境成本,使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煤制油只能是能源战略的备手,不宜作为能源发展的主流,煤化工产业化前景备受争议。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昊华能源斥资1亿美元收购非洲煤业

上一篇:我国煤炭“三率”指标要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