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开出中欧班列437列,同比2019年的230列,开行数量将近翻番,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的形势下,湖南中欧班列开行实现逆势增长,跑出了加速度。(中国铁路)
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高度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的美好愿景。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高效率运营,帮助沿线国家、地区奠定了发展与繁荣的基础,成为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自2014年10月30日长沙开出首趟“长沙—莫斯科”班列以来,经过6年多的市场培育,湖南中欧班列呈现出运量逐年递增,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受全球疫情影响,传统物流成本大幅提高、物流时间大幅延长,省内一些企业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面临违约和产业转移风险。
作为链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欧亚经贸往来的重要物流通道,疫情期间,湖南中欧班列基本不受影响,进入2月份后基本实现每天发送1列。湖南中欧班列借助“集并运输”模式,有效释放运能,提高运输时效,满足疫情过后企业复工复产和“湘货”出口的迫切需求,确保特殊时期中欧班列开行安全稳定、高效畅通。
便捷高效的铁路网络带来更快捷更频繁的交流互动,加快形成地区经济良好循环发展新格局。一条条驰骋的中欧班列,犹如人体内交织的大动脉,为沿线国家注入了源源不断动力。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落脚点,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陆路的运输骨干,一步步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转变成产业和人口聚集的“经济带”,高度诠释了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价值观。
对于世界许多国家来说,参与“一带一路”,选择中欧班列,就是与机遇对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步伐越来越快,中欧班列的触角不断延伸,对开数量越来越密集,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享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红利。(文/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