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合信息>其它知识>煤矿事故人为因素预先危险性分析

煤矿事故人为因素预先危险性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1-04-16 18:47:36  来源:综合文化知识 新闻归档
煤矿知识 其他知识 煤矿事故人为因素预先危险性分析

煤矿事故人为因素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因素 职工违章操作,组织管理不善

触发事件 职工“三违”操作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原因 1、职工

(1)身体素质低:基层矿工多为农村的体力劳动者,文化层次、知识水平有限,受教育程度低,且流动性大,有的甚至智力低下、身患疾病,对操作流程理解不够;长时间的井下作业造成疲劳感增强,体力不支。

(2)心理状况不稳定:矿井下空间狭窄,作业环境恶劣,生产机械笨重,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再加上工作地点的频繁更换,矿工的心理素质收到很大影响,意识范围变窄,判断能力降低,操作反应能力和突发应变能力降低。

(3)心理活动复杂:矿井下作业强度大,精神压力大,长时间工作造成了矿工麻痹的心理,面对危险状况存有侥幸心理。

(4)对环境的反应迟钝: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与领导有矛盾等原因使矿工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的关注,未及时作出应急反应。

2、管理人员

(1)管理水平低:基层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对矿工的组织管理、调度不合理,未按矿工特点安排岗位,更不懂得激励措施。

(2)监督不力:未及时发现矿工违章作业或对违章作业不及时指出,作业现场控制混乱;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忽略安全监督问题;对事故责任不能落实到人。

(3)决策失误:矿工岗位安排不合理,调度失误;违章指挥,不按规程行事;对环境的判断有误。

(4)安全意识不足:干部职工安全观念淡薄,虽然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落实到细节,得过且过、麻痹大意;对干部和基层矿工的培训不够。

3、煤矿设备

(1)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对机电、运输、爆破等生产过程有效监测和安全防护措施,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井下工作人员安全生产安排和调度的信息化程度低。

(2)设备老化:运输、提升等设备落后,机械设备笨重,矿工劳动强度大;地质测量设备老化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决策失误。

(3)监测设备落后:瓦斯浓度监测设备、通风设备、地质监测设备等落后造成的决策失误。

事故后果

造成顶板事故、透水事故、瓦斯爆炸事故、运输事故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 1、职工

(1)合理安排职工的作息时间,保证职工在工作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加强职工的心理素质培养,保持良好的心态。

(2)关心矿工的日常生活,协调好职工之间的关系,组织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增进友谊,培养职工间的信任感、认同感,帮助有困难的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3)严格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流程标准化,加强职工的安全监督,做到“安全不懈,警钟长鸣。”

(4)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训练和考核,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

(5)加强职工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安全作业规范,落实事故责任。

2、管理人员

(1)加强对管理人员在管理水平方面的培训,合理组织矿工作业;井下作业时间控制在每天7小时以下;发挥矿工各自特长安排到不同的岗位;运用先进的管理知识激励矿工,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

(2)加强对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有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具体落实、监督、核查,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3)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的控制和监督要到位,责任到人,及时制止矿工的违章作业,遇到危险情况紧急作出措施并汇报。

3、煤矿设备

(1)提高煤矿整体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设备代替繁重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对煤矿现有设备及时检修、更换,尤其在运输、通风、除尘、监测瓦斯浓度、监测地质等方面的仪器要注意检修。

(3)设立专门的安全培训部门,负责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每班配备一名安全技术人员,落实安全教育工作。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