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状况已开始好转。如今中国的煤矿远比以前更安全,即便产量已经翻番——2014年为39亿吨,约为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去年,中国共有931人死于矿难事故。从报道的死亡人数来看,这已是连续第12年下降。
按照衡量矿业安全的每产百万吨煤死亡人数,2002年以来中国的煤矿安全记录已改善20倍,降至0.24。这仍是发达国家的约10倍,中国官员也表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但煤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有580万矿工,而世界第二大产煤国美国仅有8万矿工。按每10万名矿工的死亡人数衡量,2013年中国的该数字仅为16,低于当年有20名矿工遇难的美国。
中国在防止煤矿事故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这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是出于“尴尬”。10年前居高不下的死亡数字曾有损政府形象。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掩盖事故正变得越来越难。谢菲尔德大学的蒂姆·莱特注意到,从2001年起,中国官方媒体提及“煤矿安全”的次数明显增加。
煤矿安全状况的改善也与中国政府关闭大量小煤窑有关,而后者恰恰最容易发生矿难事故。政府希望将该产业集中于规模更大、更高效且更具公德心的国企手中。如今,即便是留存下来的乡镇煤矿亦比以前更安全。另外,在政府敦促下,国有煤矿也正斥巨资改善安全状况。
或许,对容易发生事故的煤矿的经营者以及当地政府负责人进行更严厉的处罚,也发挥了作用。虽然这有可能怂恿某些官员试图掩盖事故,但中国领导人发起的反腐败行动或令这种做法大为收敛。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开始放缓,煤价逐渐下跌。这也许使中央政府从私人和地方政府手中“收缴”危险的煤矿变得更容易。另外,为削减产能,中央政府今年在一些地方禁止新开煤矿。看来,就帮助减少矿难死亡人数而言,经济放缓或将成为一种“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