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冶金电力>光伏开发开启“大基地时代”

光伏开发开启“大基地时代”

光伏开发开启“大基地时代”,
光伏开发开启“大基地时代” 光伏基地 风光大基地 光伏项目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国首批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的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预计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2万吨。

这是10月中旬以来,继青海、内蒙古、甘肃三省区后,又一省区宣布启动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大型光伏基地项目正有序推进,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产业将随之步入“大基地时代”。

大项目开发大步提速

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撰文指出,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就要有力有序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早在3月份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曾提出,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作。预计未来1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或超10亿千瓦,这需要大型光伏基地的有效支撑。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近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进程明显在加快。”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强调了大型光伏基地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意义。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也表示:“首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相信未来政策会持续向好,光伏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综合效益显著

据时璟丽介绍,最近一个月,就有多个省份公布了超2000万千瓦的大型光伏基地招标情况。按照计划,已开工项目将于2023年前并网投运,成为未来两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主要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开展建设的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多选址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太阳能处处长王昊轶说,这是由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具有光照强、风力大、降水少、蒸发量大等特点,是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要开发基地化、规模化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此类地区是首选。

以青海为例,有测算显示,该地区新能源发展优势明显,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荒漠化土地规模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理论上光伏发电可开发量达35亿千瓦,风电可开发量约7555万千瓦。

此外,和传统地面光伏电站不同的是,部分项目还兼具生态功能。比如刚开工的宁夏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将利用煤炭备采区、采空区、沉陷区及荒山荒坡土地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提高该地区的土地保水率和植被生长率,助力生态环境改善与荒漠化土地治理。

外送问题受关注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新能源部综合发电室殷仁豪提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新能源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要认识到,要发展大型光伏基地,还要做好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所所长李琼慧说,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建14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其中包括9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和5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项目。其中存量项目很少,八成以上为新增项目,要让这些项目切实发挥作用,就要考虑外送能力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外送项目也成为大型光伏基地项目的规划重点。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就包括7个青豫直流工程二期外送项目。宁夏200万千瓦光伏项目也将配套建设1座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的储能电站,并通过灵绍±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送至浙江。这些配套工程将为大型光伏基地的并网投运保驾护航,有效提高外送通道的绿电占比,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若大型光伏基地选址地已具备跨省区送电能力,还可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剩余输电线路空间,以提高通道利用率,降低平均输电成本。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环保行业三季报综述:水务运营、固废、检测业绩复合增速领先

上一篇:基本面数据追踪 洞察四川11月电力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