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5日讯 “熊孩子”“氪金”、家长退款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近年来层出不穷。连日来,有多位家长反映,疫情期间,孩子利用上网课时间用家长手机偷玩游戏并充值上万元,软件应用平台、网游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退款。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显示,江苏连云港消费者沈女士反映,“孩子在家用OPPO手机上网课,谁知道她竟偷偷玩起一款名为“第五人格”的游戏。从3月28日到4月17日,累计充值消费5415元。”4月17日,沈女士拨打了游戏扣款方欢太科技官方客服电话联系退款,对方以游戏是手机实名认证登录为由拒绝退款。沈女士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投诉。
4月18日,沈女士收到了欢太科技的短信,要求其提交退款申请并提供孩子的户口本、监护人身份证、游戏角色信息和支付记录明细截图等资料。19日,欢太科技客服电话告知沈女士,根据公司退款最高限额65%的标准,只能退款3519元,且需签一份承诺书。20日,沈女士收到了欢太科技的短信:“目前核实您的承诺书没有问题,我们已为您申请关怀金,一般需要7个工作日到账,部分特殊情况通过线下转账需要15个工作日。”
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为NearMe软件商店(OPPO软件商店)运营公司。OPPO软件商店是一个第三方软件下载商店,主要适用于OPPO品牌手机,可提供Android系统的日常应用软件、游戏等APP产品。据财经网报道,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为OPPO游戏中心的运营者。欧普拉斯企业管理咨询(重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90%。
《第五人格》是由网易开发的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Asymmetrical Battle Arena)游戏, 游戏于2018年4月2日开启公测。
2020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法发〔2020〕17号)。其第一项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中的第9条显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