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冶金电力>南钢打响“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

南钢打响“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

南钢打响“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    

7月21日,南钢召开“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动员会,全面部署安排下半年降本增益措施。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总裁祝瑞荣,常务副总裁徐晓春,副总裁、董秘兼联席首席投资官徐林,副总裁、总工程师楚觉非,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邵仁志,党委副书记王芳,副总裁谯明亮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南钢总会计师梅家秀主持。

今年以来,由于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大。疫情反复造成工地停工、运输受阻,制造业复苏延缓,弱需求压制了钢价,但矿、煤、焦等大宗原燃料价格走强,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下半年,虽然面临大宗商品走势复杂、消费不及预期、地方财政紧张、高通胀等多重压力,但随着国内疫情受控程度提高,稳经济、稳增长政策将逐渐发挥作用。南钢经过多年高质量转型发展,抗风险、抵御极端市场挑战、抢抓经营机遇等能力大幅增强。为确保实现全年主要经营绩效目标,南钢决定下半年开展“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行动。即:“一保”是保效益;“二超”是超行业排名、超客户预期;“三调”是调策略、调产量、调结构;“四降”是降成本、降费用、降库存、降风险。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增强信心,落实措施,全力以赴打赢效益排名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南钢高质量发展水平。

会上,南钢战略运营部汇报了下半年“一保二超三调四降”战役行动方案;炼铁事业部、特钢事业部、板材事业部、公辅事业部、新产业投资集团、国贸公司、采购中心、证券部等部门分别就上半年不足和下半年降本增益措施进行了汇报。

南钢总裁祝瑞荣表示,当前,疫情等市场外部行情复杂多变,钢铁行业面临巨大困难,围绕眼前和长远发展,他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认清市场形势,要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做好长周期作战准备,适应行情阶段性变化。

二要提升销售能力,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营销策划和模式,实现从0到1的突破。强化生产、制造、销售、采购等方面的协同。加强内外部协调,利用现有资源、渠道将新产业及智能化等产品推销出去,为客户创造价值。

三要提升产品竞争力。要着力打造特色亮点产品,做好产品工艺调整,让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特钢和板材要做好现有产品的优化迭代,从用户角度出发,寻找新的买点。

四要强化降本措施,包括采购降本、工序系统降本等,降本工作是我们的“内功”,必须要迎头赶上,确保完成全年降本指标。

五要做好风险管控。在下降周期,接单要快,采购要慢。落实好期货、长单等策略,确保内外投资的安全可控,快速见效。战略运营部要做好考核体系建设,保证措施目标的实现。

六要新产业要在钢铁行业的低潮期,寻找更好的项目,精准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危机是双刃剑,对行业发展、对南钢来说是一种考验,希望全体南钢人,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表示,“危机来了,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南钢要在困难时期,凤凰涅槃,全力打造成为世界头部企业。他指出,当前所面临的市场形势与以往不同,我们正处于康波周期下行阶段,长、中周期都在下降期;中西方对抗;传统动能弱化,新动能疲软,需求侧出现问题;所有产品价格都在下跌,客户结构发生了多维度的重大变化。企业间将迎来高强度、高力度的战役。

如何精准应对当前形势,黄一新提出“七比”。即:企业之间比战略、比执行、比“内功”、比一招制敌的绝活、比干部员工的拼劲、比经营的智慧谋略、比以变制变的方法和手段。南钢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成长,面对未来的危机既有优势也有弱项,优势是:南钢的发展路径是“钢铁+新产业+投资(cvc)”,从三个维度进行发展;经营模式深耕M端、厚植C端、细作S端,近年来均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能力和数智化能力行业领先;客户粘性和生态圈力量强;组织战斗力强和整体规模适中等。弱项是:人力和制造成本高、产销研能力弱化、设备工艺创新不够等。

黄一新强调,面对危机,一是要做好产品的重新梳理;二是产销研要出奇制胜;三是做好组织变革,全力支持营销;四是发挥海外作用,做好资源错配;五是新产业要措施得力,抓住时机,挺身而出;六是财务投资要敢战善战;七是落实好降本措施。

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相信南钢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这些年的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更强,应对“寒冬”的武器和方式也更多,希望全体员工要坚定信心,冲出重围,敢于面对并战胜任何一场危机,为加快南钢成为世界头部企业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上半年同比增长79%,建龙北满钢材出口量稳步提升

上一篇:鞍钢股份挑战极限成本,打赢降本增效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