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环境保护>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约2.18万亿元

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约2.18万亿元

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约2.18万亿元

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约2.18万亿元

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逐步提升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侯颗 摄)

8月23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

“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成套化、智能化、立体化进步显着,现在使用的很多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基本上都能国产。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了9.5亿千瓦,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产能达到6.2亿吨,完成了2800余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烧场240座,新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64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成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环保产业体系和布局上,我国形成了全链条的环保产业体系,涵盖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投资运营、综合咨询等环节。“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我国环保产业体系正在向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等领域快速拓展。东部地区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地区快速追赶,每个省都有环保产业的布局。”邹首民说。

据介绍,环保产业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包括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保管家、环境金融服务已呈快速发展态势,PPP模式逐步规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正加速向环保领域渗透融合,提升了精准治理效果。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逐渐凸现,迫切需要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一批前瞻性布局。”邹首民表示,目前生态环境部围绕建设宜居地球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一批基础应用研究的前瞻性布局,将积极协调国家科技部门,形成合力,推动相关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支撑

上一篇: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