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1.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有关事项并做好8月份不履约案例报送的通知》要求,从9月份开始,对于不履约案例违约即追责,执行“欠一补三”合同条款,此后再次违约加倍追责。
2. 8月份,中国动力煤进口量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增加,增幅明显,尽管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同比降幅较前一月大幅收窄。同时,从最大来源国印尼的动力煤进口占比明显下降。更多>>
宏观
1. 上证报头版刊文称,近期,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外贸大省的进出口表现可圈可点。面对未来的挑战,各地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专家分析称,我国外贸增长有望在下半年保持韧性。从商务部了解到,面对外需放缓的压力,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多措并举稳外贸。如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为企业参展、洽谈提供更多便利;帮助企业提升汇率等风险应对能力等。
2.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4个,其中,8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802亿元,主要集中在社会事业、能源等领域。
3.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468,较前一交易日下调72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396。
产业
1. 9月20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焦炭主力合约J2301开盘报2650元/吨,最后收于2681.5元/吨,涨幅1.04%。焦煤主力合约JM2301开盘报2030元/吨,最后收于2015元/吨,跌幅1.13%。动力煤主力合约ZC2301开盘报1094.8元/吨,最后收于1014元/吨,跌幅3.92%。铁矿石合约I2301开盘报706.5元/吨,最后收于696元/吨,跌幅3.06%。
2.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2022年1-8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5.3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2.2%。更多>>
3.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随着水泥行业步入“金九银十” 旺季周期,市场逐步企稳。从全国范围来看,水泥产销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以上。从价格角度看,受下游需求恢复存在差异、 前期价格推涨幅度不一等因素影响,各地水泥价格出现一定分化。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基建施工需求提升, 将带动水泥需求恢复增长。同时,多地执行错峰生产政策,水泥企业限产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4. 央视消息,9月19日,全球最大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在陕西榆林正式投入运行,将有力助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这个煤制氢装置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大型化变压吸附专利技术,以煤炭为原料,每年产氢总能力达35万吨。作为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对我国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5. 9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打通全部生产流程,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
国际
1. 据印度媒体报道,考虑到该国到2030-31财年3亿吨的粗钢产能目标,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国内炼焦煤产量。炼焦煤是炼钢的关键原料,而印度85%的炼焦煤需求仍依赖进口。更多>>
2. 央视消息,当地时间9月2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布消息说,“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运输将于9月22日至29日期间暂停,原因是将进行管道维修工作。
3. 惠誉评级于近期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下修至2.4%,较6月时下调0.5个百分点。报告称,受累于欧洲能源危机,通胀愈演愈烈,全球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全球经济在近几个月遭遇“完美风暴”,预计欧元区于本季步入衰退,美国将在2023年年中陷入温和衰退,明年上述地区或经历经济零增长。
4. 央视消息,当地时间9月19日,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伊朗石油部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国将通过阿塞拜疆每天从俄罗斯购买9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今年7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达成了价值约400亿美元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朗将完成建设通往巴基斯坦和阿曼的天然气管道,并完成该国的多个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伊朗将每天从俄罗斯获得6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将其液化后,从伊朗南部出口到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