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废水(煤制气)中粗氨水蒸馏的研究与工业应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

废水(煤制气)中粗氨水蒸馏的研究与工业应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

废水(煤制气)中粗氨水蒸馏的研究与工业应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 作者:郑军 张延斌

原有粗氨水蒸馏塔为一变径板式塔,塔板为F1型浮阀塔板。其中1~24层(自下而上)塔径为2000mm,塔板为传统弓形双溢流塔板;25~30层塔径为1200mm,塔板为传统单溢流塔板。

氨含量为5000mg/L(其中游离氨浓度为4000mg/L,固定氨为800mg/L)左右的稀氨水以70t/h的流量进入粗氨水蒸馏塔第24层塔板,从塔中部第12层板采出浓度为12%的浓氨水。该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原料废水中氨含量受气化所用煤质的影响经常超标,通常情况在5500~1000mg/L间波动,造成塔釜废水氨含量经常在300~1000mg/L之间徘徊,严重影响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操作,使生化处理排放水中氨氮长期超标。

(2)为保证塔釜废水中氨含量尽可能地达标,在现有分离装置条件下,塔中浓氨水采出量则尽可能增加,由此造成浓氨水浓度下降,为后续氨精制开工造成较大困难;尽管在操作中为保证此中部浓氨水浓度,采取过增大回流的方案,但由于增大回流后,塔板易于液泛,该方案在操作中存在较大难度;塔中浓氨水采出量减小,还导致塔顶温度升高,部分氨混入塔顶产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铵盐,易堵塞管道。

(3)进料废水中除氨等易挥发组分外,还含有大量粉尘和焦油等固形物和高粘度组分,操作过程中浮阀塔板上以及塔釜再沸器中经常集灰和焦油,严重影响了塔板和再沸器的正常工况。

经过对上述问题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上述非正常运行状态主要由于进料中的氨含量超出设计值,分离设备的分离能力不足和进料中固形物含量较大,塔板的气液接触形式不良2个主要原因造成。解决设备分离能力不足可采用增加分离塔板数的方法实现。解决固形物集聚的方法可以通过更换具备良好汽液接触形式、抗堵防垢的内构件来解决,再沸器由于结垢物的特殊性可采用“两开一备”的形式保证再沸器清灰不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有机中间体(苯系)废水治理现状与发展——废水处理技术(二)

上一篇:废水(双氧水厂)综合治理与利用——污水回收利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