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百题考试题库

《安全生产法》百题考试题库

《安全生产法》百题考试题库 (一)   填空题(20道题): 1、         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共(7)(97)条;(目录)(对象是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2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第1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5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班组长)4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第7条)(对象是工会主席和工会干事)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13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6国家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14条)(对象是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7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16条) (对象是各级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第21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资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23条)(对象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各级单位领导人、劳资人员)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行的(维护) 、(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第29条)(对象是生产、运行、维护、管理人员)11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第31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物资采购人员)1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第35条)(对象是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现场安全员、爆破吊装操作员)13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36条)(对象是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安全员、从业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第37条)(对象是各级单位主要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工作负责人)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38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1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第38条)(对象是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协调)。。(第40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43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劳资人员)1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第44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劳资人员)2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第45条)(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21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第95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工会)22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第94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部门)2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第89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监督人员)24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对象是安全监督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监理)25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22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二)选择题(20题):    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于(   )(   )(   )日起实行。(第91条)    (     C    )A、(2000年11月1日);B、(2003年11月1日);C、(2002年11月1日)。(对象是企业生产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      ),完善(       ),确保安全生产。(第4条)(    B    )A、(生产管理制度)、(环保条件);B、(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条件);C、(岗位责任制)、(劳保措施)。(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   )的权利。(第6条)(     C   )A、(生活保证);B、(劳动保险);C、(安全生产保障)。(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   )或者(   )。(第10条)(    C    )A、(安全标准)、(有关规定);B、(劳动保险标准)、(工资标准);C、(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 )。(第13条)(   C   )A、(行政责任);B、(劳动纪律);C、(法律责任)。(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6国家对在改善(   ) 、防止(   ) 、参加(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15条)(    B   )A、(生活条件)、(职工情绪)、(劳动保险);B、(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事故) (抢险救护);C、(生产场所条件)、(职业病)、(医疗保险)。(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7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    )机构或者配备(    )人员。(第19条)(   B   )A、(生产管理)、(专职业务人员);B、(安全生产管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C、(安全委员会)、(专职管理)。(对象是单位主要领导人)8未经(     )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作业。(第21条)(   C   )A、(文化基础)、(可以上岗);B、(技术培训)、(不得单独);C、(安全生产)(不得上岗)(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劳资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关(   ) 、(   )上,设置明显的(   )标志。(第28条)(   B   )A、(墙壁)、(护栏)、(宣传);B、(设施) 、(设备)、(安全警示);C、(大门)、(车辆)、(口号)。(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10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   ),并由有关人员( )。(第29条)(    B    )A、(标记)、(保管);B、(记录)、(签字);C、(分工)、(负责)。(对象是运行维护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1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   ) 、(   )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第31条)(    B    )A、(允许)、(规定);B、(淘汰)、(禁止);C、(封存)、(可以)(对象是生产管理人员、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从业人员)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和(    )规程。(第36条)(   A   )A、(安全生产)、(安全操作);B、(劳动纪律等)、(上下班制度);C、(经济责任)、(奖惩处罚)(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     )。(第37条)(   B   )A、(生产条件)、(执行);B、(劳动保护用品)、(佩带);C、(绝缘工具)、(使用)(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    )。(38条)(    A   )A、(立即处理);B、(拟订年度检修计划);C、(拟订季度检修计划)。(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    )情况应当(    )。(第38条)(    B   )A、(检查及处理)、(报告车间主任);B、(检查及处理)、(记录在案);C、(年度统计)、(上报备案)。(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     )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   )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与协调。(第40条)(   A   )A、(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安全检查);B、(攻守同盟)、(经济措施)、(权益划分);C、(责任划分)、(有关)、(现场检查)。(对象是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   )。(第43条)(   B   ) A、(意外伤害保险)、(养老金);B、(工伤社会)、(保险费);C、(医疗保险)、(医疗费)。(对象是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资人员)1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   )。(第44条)(   B   )A、(攻守同盟);B、(协议);C、(劳动合同)。(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   )因素、(   )措施和(   )措施。(第45条)(    C   )A、(通风)、(防火)、(防毒);B、(安全)、(保证)、(预防);C、(危险)、(防范)、(事故应急)。(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2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     )和强令(      )。(第46条)(    C   )A、(中午不休息)、(连续工作);B、(加班加点)、(长时间上夜班);C、(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上一页1 234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三大隐忧

上一篇:氯化物气体应用: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