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环境保护>黄瑾总工:美丽河道建设——城市河道治理及长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黄瑾总工:美丽河道建设——城市河道治理及长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黄瑾总工:美丽河道建设——城市河道治理及长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背景: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河道污染治理力度,但其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河道环境治理与修复也将成为我国今后水环境治理的重点。

2018年1月成功申报了住建部课题——《城市河道治理及长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我院为牵头单位,合作单位还包括同济大学、上海双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南汇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存在问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五灶港北支、惠南镇环城河、书院镇中久53河为课题示范研究河道。位于新场古镇附近的五灶港是条清澈的河道,每逢夏日,“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随着附近某酒店2016年建成开业,生活污水混接至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管因年久破损渗漏至五灶港,导致五灶港出现黑臭现象,沿河居民怨言四起。

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基础上更近一步,将研究对象由岸上转至城市水体本身。整合水系规划、排水设计、水利设计、生态景观设计、数据管理等多个专业,在控源截污减少城市水体负荷的基础上,从城市水循环、河道立体形态构建、生态修复、河道监管及运维等方面入手,通过细化整治思路,形成“保护、恢复、修复”三位一体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整治途径,建立以“安全、环境、生态、景观”为核心的水生态多维度综合治理体系;结合后期监测、管控、运维技术,形成水生态多维度综合治理体系及长效性综合生态型水系示范,最终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集成模式提供范本,为构建良性的城市水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路线如下:

采取措施

(1)现场踏勘

为更好的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组多次对三条河道进行了现场踏勘,下图为同济大学的李建华教授与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河流防灾与河流景观专业的交换研究生现场踏勘照片。

(2)水生生物分析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研究表明,水质较好的水体重通常能找到数量不多的甲藻门还有黄藻门(黄丝藻属)、绿藻门(鼓藻属、盘星藻属、团藻属)等藻类,它们都是良好的水质指示种类。而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裸藻属、隐藻属,这些都是污水指示藻类。从藻类优势物种的分布情况来看,五灶港北支南段、环城港北段、中久53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城港南段水质较好。

惠南镇环城河底栖动物图片:

(3)治理方法

在新场镇、南汇水利等部门协作下,对五灶港采取了截污纳管、曝气增氧、人工湿地等措施。

1)截污纳管

2)曝气增氧

3)湿地修复

原标题:技术交流 | 黄瑾总工:美丽河道建设——城市河道治理及长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2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MBR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生化过程及污染清洗的控制

上一篇:余热电站水源综合利用实践 实现全部回收利用 实现真正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