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1. 1-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9.1亿吨,同比增加1.43亿吨、增长8.1%,其中电煤运量13.5亿吨,同比增加1.6亿吨、增长13.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更多>>
2. 蒙古国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累计2710.59万吨,同比增加1193.89万吨,增幅78.72%。出口额为5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20.89%。蒙古海关未给出单月数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得出,2022年11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为400.02万吨,同比增加229.06万吨,增幅133.98%;环比减少8.68万吨,降幅2.12%。更多>>
宏观
1.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日前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讲,在经历了价格高涨带来的能源紧缺痛苦之后,一些人为造成的价格上涨因素正在减弱。加之世界经济的增长比较缓慢,需求有待复苏,预计明年的能源价格要比今年回落一些。就国内而言,经济增长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从供需两侧平衡来分析,能源价格也会适当回落。
2.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发布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与相关金融风险防范》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制定钢铁、煤电、建筑建材以及农业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之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领域,适时地把转型金融的几大领域标准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
3. 中国天气网消息,预计未来一周(12月12日至18日),将有两股冷空气先后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大风降温频繁,华北等地还将出现沙尘天气,公众外出需注意防护。降水方面,由于缺少水汽配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天气干燥。
4. 新华财经消息,近期,大宗商品市场“内强外弱”格局明显,国内商品市场走势明显强于外盘。分析人士认为,地产支持政策及防疫政策调整对近期国内市场信心带来提振,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走强。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不变的情况下,长期看大宗商品“内强外弱”格局有望延续。
产业
1. 12月6日,河北发改委印发《关于明确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提出,峰段8:00时-22:00时共14个小时;谷段22:00时-次日8:00时共10个小时。以上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
2. 伊金霍洛旗政府发布通知明确,从12月1日开始到12月30日,对全旗所有洗选煤场和集装站排查整治,严格审查企业审批手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整治主要措施:1、依法强制取缔 2、限期停产整顿 3、规范生产经营。
3. 国电电力:公司2021年长协煤总量占比92%,公司2022年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2022年能源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年初发电计划公司年度长协合同覆盖率达到100%。前三季度长协履约率良好。
4. 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工作的省级地方法规。《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国际
1. 央视消息,上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晤,俄方倡导建立俄哈乌天然气联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日表示,希望俄哈乌三国加强在天然气方面的协调,同时借助联盟发展各自国内市场的天然气消费和运输基础设施。而德国联邦议会能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恩斯特近日发出警告称,即使德国等欧洲国家与卡塔尔等中东天然气生产国达成供应协议,仍然无法找到完全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品。
2. 哥伦比亚矿商德拉蒙德公司(Drummond)近日表示,因降雨影响煤炭生产,今年1-11月份,公司动力煤出口量为252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2.6%。该公司表示,2022年公司煤炭出口量预计将低于出口目标2850-2900万吨。更多>>
3.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9日,韩国核安全委员会、韩国核安全技术院等机构召开会议决定重启韩国韩光核电站4号机组,这是该机组时隔5年之后的再次启用。韩光核电站设于韩国西南部全罗南道灵光郡,此前,该机组因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反应堆容器内部存在孔洞及缝隙等问题,被韩国相关部门随即中断发电。
4. 据俄罗斯铁路公司(Russian Railways)新闻中心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俄罗斯铁路煤炭运输量累计为3.232亿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1%。但仍是俄罗斯铁路运输的第一大宗货物,占全俄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