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系统。( √ )
5、《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 )6、狭义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事故的预防管理。( √ )7、人的行为时有需求决定的,而需求是有需要引起的。(× )8、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 )9、本质安全理念的核心:是消除或减少危险。(√ )10、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是风险预警的前提。( √ )1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闭环管理模式体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 ) 12、创新与团队精神不是管理的职能(× )13.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14.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5年。(× )15.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16.根据《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之规定:煤矿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的,不属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17.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煤矿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 )18.重大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 )19、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或提供所需的服务叫准时生产。( √ )
20、滚动计划法——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粗远细”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
21精细管理追求由投资带动和需求拉动的规模的增长,强调持续不断改善,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强调企业领导力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
22、5S现场管理其最终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
23. 已批准的《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由矿技术负责人贯彻执行。(× )24、“万绿丛中一点红”和“鹤立鸡群”是由于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引起的无意注意。( √ )2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噪声不应超过90dB(A)。 (× )26、煤矿安全检查由主要负责人组织会同各部门参加。( √ )27、根据安全工程的观点,事故仅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28、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29、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 )30、安全评价可对系统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但不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 )3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 )32、安全行为科学应用于指导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等安全对策,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的安全生产。(√)33、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34、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实施的过程。( √ )35、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36、在安全管理的强制原理中,所谓“强制”就是让被管理者绝对服从,不必经过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 )3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管理。(× )38、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仅强调对安全行为的激励,更要重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使预防事故的境界更为提高。( √ )39、风险是指在未来时间内为取得某种利益可能付出的代价。(√ ) 40、风险度就是系统可能承受的损失。(× )41、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2、危险源是控制事故隐患的安全措施的失效。(× )43、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 )44、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 )45、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 √ )46、安全目标管理时,确定安全目标值的主要依据是企业自身的安全状况、上级要求达到的目标数值、历年特别是近期各项目标的统计数据和同行业,特别是先进企业的安全目标值。(√ )47、危险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48、危害点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49、安全办公会会议由安全第一责任者主持,行政副职、总工程师、安监处长参加,有关科室负责人列席参加。( √ )50、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煤矿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 )51、重大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 )52、.煤矿企业应当于每季度第一周将上季度重大隐患及排查整改情况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当经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53、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 )54、.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增加事故树最小割集数量或减少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个数的方法,降低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55、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认为每一个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其核心是双向的,领导者期望员工努力工作,员工期望领导的奖赏;关键是正确识别员工工人目标和三种关系。(√ )56、.合伙制企业属于初型企业。(× )57、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一个特点是所有权、经营权和处置权是分离的。(√ )58、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求、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顾客。(× )59、精细化管理去强调持续不断地改善,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十分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强调企业的领导力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 )60、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必要时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1、事故致因因数包括人的因数、( C )。A、系统因数 B、环境因数 C、物的因数2、狭义的安全管理主要侧重于事故的( B )。A、控制 B 、预防 C 、处理3、所谓本质安全就是风险低于( B )。A、固有风险 B 、可容许风险 C 、风险损失4、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其中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指( B )。A、对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或控制体系 B 、物质的固有属性 C、人的不安全行为 5、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决策一般是( A )。A、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B、战略性决策和程序化决策 C、战术性决策和程序化决策6、作为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较强的( B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以上答案都不对。7、准时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是( B )。A、获取利润 B 、降低成本 C 、减少浪费8、下列那个选项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导向( B )。A以生产 B 以客户需求 C 以低成本9.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A )。A.识别危险来源 B.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程 C.识别危险10.关于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不正确的说法是(B )。A.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也叫“问题发现型”方法 B.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也叫事后法 C.现方法也叫事先法11、在突然到来的危险面前,我们能及时作出反应,并采取措施化险为夷,这在平时是办不到的。这种情绪状态是(B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上一页1 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