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金矿的储量(金矿开采量)

金矿的储量(金矿开采量)

金矿的储量(金矿开采量) 黄金储量的计算

金矿储量应从勘查、评价、勘探到开采进行计算。储量计算是针对矿石& ldquo质量& rdquo还有& ldquo数量& rdquo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要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1.黄金储备的分类和条件

目前我国金矿的储量分为两类,即可利用储量(称为表内储量)和暂时不可利用储量(表外储量)。按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可分为A、B、C、D四级,矿床评价阶段发现的储量以D级储量为主,有部分C级储量。C级储量是矿井建设设计的基础。其条件是:①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在空之间的位置基本受控;②基本掌握了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主要断层、褶皱和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大致了解了圈闭岩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类型、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受某一勘探土层控制的储量,或虽受密集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由D级以上的储量推算出来的储量,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体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黄金矿山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一般金矿尿中,D部分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于小型复杂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地图的编制

(1)隧道(中段)地质平面图。

1.地图的主要内容

(1)该平面上的坐标线、勘探线、各种勘探项目及编号。

(2)取样位置和数量,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产状、矿体数量。

(4)图名、比例尺、图例和标志。

2.制图的基本方法。

(1)根据隧道范围,在图上画出平面坐标网和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结果,在底图上绘出隧道的几何形状和钻孔位置。

(3)根据隧道原始地质编录数据,按比例尺将各类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转移到底图。对于沿脉隧道,当岩脉裸露在墙体上时,如果隧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面,根据岩脉的产状,应在人江交点沿坡投影到顶板边界一侧的延长线上,并按比例尺投影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上部矿体的取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标绘,取样长度为矿脉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根据产状外推隧道两侧的地质界线,绘制岩性模式。根据取样分析数据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含金矿脉,合理圈定矿体。

(2)垂直投影图(垂直投影图)的编制

该图通常显示矿体倾角较陡(>:40°)时的情况,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图。它是将各种找矿工程所揭露的矿体位置(点)投影在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区块和储量级别,从而计算储量。

1.地图的主要内容

(1)矿体中小麦的标高线、勘探线、出露线(一端或两端瑞士注明方向)。

(2)各种探矿项目的投影位置和编号,请在采矿项目旁注明矿体厚度和项目平均品位,钻孔中还应注明岩心采取率。

(3)矿体边界和脉岩的投影线、断层线和切割矿体的代号。

(4)用于储量计算时,应按规定要求圈定每个计算区块的范围,标明矿体和区块号、区块面积号,并列出每个区块的计算参数、矿石量和金属量。如果有老矿区或采矿空区,应标出。

(5)图名、比例尺、图例、标志。

2.制图的基本方法。

(1)投影面的方位应垂直于勘探线,即平行于矿块的平均走向线。

(2)绘制标高线和勘探线,作为投影图的控制网。标高线应与勘探线剖面图上的标高线一致。勘探线在地图上是一条铅垂线,它在地图上的间距就是勘探线的实际间距。

(3)矿体出露线的绘制方法。在矿床地形地质图上,将矿体露头中心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其标高及其与相邻勘探线的垂直距离,投影到投影图上,然后将各点连接起来形成曲线,即为矿体出露线。

在矿床评价阶段,当没有精确测量的矿床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时,可将每条实测勘探线剖面上同一矿体的出露高程点投影到投影图上相应勘探线的高程位置,然后参照勘探线间野外矿体的地形起伏,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地表矿体的近似出露线。

(4)探矿工程投影①探槽投影。可以按照矿体表面出露线的绘制方法和投影方法进行。只要是在矿体表面出露线上,在相应的沟位上,就根据沟的宽度和实际深度呈凹形,并标明沟号。(2)沿矿脉隧道投影和绘画。根据隧道(中段)的地质图,取其平行投影方向的投影长度,根据中段的高度转移到投影图上,画两条2-3mm宽的平行水平线。(3)隧道穿越矿脉的投影和绘制。根据穿越矿脉的隧道与粗体中心线的交点和与勘探线相邻的垂直距离,按隧道标高投影到投影图上。④钻孔投影。根据勘探线剖面,按钻孔找矿标高(钻孔与矿体中心线相交标高)投影在投影图上。当钻孔偏离勘探线时,应计算出偏离勘探线的交点的位置,然后标绘在图上。

(3)水平投影图的编制。

该图通常显示矿体倾角平缓(

1.绘制平面坐标网,正确绘制各勘探线位置作为底图。

2.根据坐标法,确定每个面的重定路线和样槽位置,然后从样槽位置确定矿体中心与地形面的交点。参照地形地质图,连接各交点的是矿体的露头线。

3.根据其水平投影位置和长度,沿矿脉画出投影。

4.根据钻孔与矿体投影基准面的交点(取矿体中心曲面),将钻孔见矿的位置转移到投影图上。如果是斜孔,要求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对于直孔,可根据地表钻孔坐标直接出图。

3.金矿体的圈定

(一)矿体圈定的依据

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的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矿体的圈定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并结合矿床地质条件进行的。金矿床工业指标的内容是:

1.截止品位是指矿体与围岩(包括岩石包裹体)之间的边界品位,是单个样品中有用组分圈定矿体的最低含量标准。例如,在详细圈定矿体时,在一条连续的取样线上用单个样品进行测量,其中除了不能剔除的岩石包裹体样品外,其他所有样品都应等于或大于截止品位的要求。

2.最低工业品位也叫最低可采品位或项目平均品位。是工业上能使用的最低的单项工程平均等级。它是圈定工业矿体资产负债表中储量和资产负债表金额的基础。

岩金矿床中,对于品位变化极不均匀的矿体,可采用最低工业品位用于块段甚至矿体,即在块段或矿体中,允许单个项目的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但不允许连续两个项目低于最低工业品位。

3.存款平均品位是指存款应达到的平均品位。它是用来衡量金矿床财富的,也是衡量矿床目前是否值得开发利用的一个标准。一般如果矿床低于平均品位,就不能进行矿山建设。

4.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单层矿体所能开采利用的最小厚度(真厚度)要求。小于这个厚度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被视为矿体。

5.岩石包裹体的剔除厚度是指矿体(层)中的岩石或不能满足严格的截止品位要求的岩石包裹体应剔除的最小厚度(岩石包裹体的真实厚度)。等于或大于此厚度的石质包裹体应剔除,小于此厚度的石质包裹体应并入矿体样品计算储量。

6.m g/t值常用于脉状金矿。当单层矿体的真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品位丰富时,用矿体厚度乘以矿体样品寿命的品位称为米-&米多。克/吨值。Mi & middot如果克/吨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的乘积,仍可视为一个矿体,参与储量计算。

7.剔除无矿段的长度和高度已成为脉状金矿的重要指标。用于解决矿体的连续性,是规定沿走向和沿矿脉倾斜方向的无矿段长度或高度应去掉。

根据以往岩金矿床的地质调查和勘探以及目前矿床建设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目前岩金矿床的一般工业指标为:截止品位1-2g/t;最低工业品位为. 3-5g/t;矿床平均品位为5-8克/吨;石夹厚度为2-4m;无矿段剔除长度:对应上下巷道时为10-15m;隧道不上下时20-30m;多无矿段的剔除高度应按中间段的一半或一个中间段考虑。

(2)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

圈定矿体时,先确定矿体的边界基点,再通过基点画出边界线。矿体界线主要包括零界线、可采界线和矿石类型界线等。

矿体的连接和圈定往往是在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和按储量计算的投影图上进行的。步骤如下:首先在单项工程中圈定矿体,然后在平面或剖面上进行矿石连接。

1.矿体零边界线的圈定方法零边界线,即矿体尖灭线。指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到边界要求的各点连线。

划定零边界线时,有两种情况:

(1)相邻两个探矿项目时,一个项目看到一个矿,符合工业要求;如果另一个项目中没有地雷,边界基点应位于两个项目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有限推断法来确定,具体圈定的主要当事人如下:

①中点线法:取两个项目间距离的一半作为中点,这些中点的线就是零边界线,也叫有限外推的外边界线。这种方法往往以一定密度的探矿项目为基础,一般不考虑离矿工太远的非采矿项目。

②自然尖灭法:当矿体的变化规律是向边缘逐渐尖灭时,可以根据矿体在剖面和平面上的自然尖灭趋势来估算矿体的尖灭点,这些尖灭点可以投影到垂直或水平投影上,连接点就是有限外推的零边界线。

(2)当在矿体边缘工程中发现矿石,且外部无工程控制时,从边缘工程推断,通常采用无限外推法确定。在实践中,具体的方法是用简单的几何方法进行外推。

几何法是以找矿工程在矿体边缘画出的边界线为基础,结合矿体形态变化规律,向外推断一定距离为矿体边界为宜。用几何方法推断外部边界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根据勘探工程间距的推定,外推距离一般等于勘探工程间距的一半。

②根据采矿系统的推定,矿体的外边界线向下外推1至2个中间段,中间段最低。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隧道勘探的脉状矿体。

③根据矿体出露部分的大小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方法:

A.三角形法:即矿体的预计深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一半,此时外边界为三角形。

b矩形:矿体深度估计为沿走向矿体长度的1/4,外部边界估计为矩形。

C.等轴矿体,如矿巢、矿结核等。外推边界通常为圆锥形或半球形,其估计深度为平均直径的1/2。

2.矿体可采边界的圈定方法。可采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m g/t的最低值确定的资产负债表中可采数量的边界位置。在岩金矿床中圈定矿体时,大多数矿床直接圈定可采边界,而不是零边界。划定可采边界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沿矿体厚度方向出露的单个工程上圈定可采矿体。根据连续取样的样品分析数据,应圈定等于或大于截止品位的样品。对于嵌在矿体中的小于截止品位的样品,小于或等于包体岩石最大厚度(连续厚度)的样品应封装在矿体中,否则应作为包体岩石封装。这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当从单个项目的边界品位圈计算出一系列样品,其厚度大于或等于最小可采厚度,且平均品位不低于最小工业品位时,则指定为表中的矿石。如果平均品位介于最低工业品位和截止品位之间,则应归类为表外矿石。

②如果单个项目的截止品位圈系列样品的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则应计算米-克/吨值。经过计算,如果大于或等于最小行业要求的米-克/吨值,就可以圈定为表中的矿石。

③当单个项目的截止品位圈出的一系列样品的总厚度较大,其平均品位不能满足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时,应尽可能圈出表中的部分矿石。连续厚度可等于或大于可采厚度且工业品位最低的部分可圈定为表外矿,其余部分为表外矿。

(2)在沿矿体走向(如沿矿脉隧道和沿矿脉沟勘探)暴露的工程上圈定可开采的矿体。矿体的圈定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矿体的变化和横向特征,矿体上下部分的对应程度,合理利用无矿区的切空段长度圈定矿体。具体圈定的一般方法是:

①在每隔一定间隔取样的每排取样线上圈定矿体,可按上述沿矿体厚度圈定矿体的方法进行。

②在采样线中,如果连续几排采样线的总平均品位低于截止品位,且达到淘汰长度,则划为无矿区。如果总平均品位介于最低工业品位和截止品位之间,一般应归为表外矿段。

③对于不能达到剔除长度的连续几排采样线,当总平均品位低于截止品位或介于最低工业品位和截止品位之间时,总平均品位应与两侧相邻断面的采样线品位一起计算。当计算满足工业要求时,可接入工业矿体。此时还应考虑上下中段矿体的相应情况。如果对应区段为非矿段或表外矿体,应根据剔除长度酌情圈出对应的表外矿体。

(3)地表可开采矿体的圈定,可按控制同一可开采矿体的工程实际控制的边界进行连接,也可按上述有限推断法和无限推断法圈定。

除上述矿体边界线外,还应根据相态分析结果、地形、构造等因素确定或推定矿石自然类型边界线的圈定。至于储量级别界线,则根据《岩金矿床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结合矿床类型及其具体控制程度,在用于储量计算的综合图上圈定。

四。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一)矿体面积的确定

通常在用于储量计算的图纸上进行(如矿体的水平投影或垂直投影)。这幅图的比例不小于1: 1000。采用恒尺几何法和积米法测量储量计算图上圈定的矿体面积。测量时,常用两种方法进行相应的测量,取平均值。

(2)矿体厚度的确定

1.根据采样线与矿体走向的交角,在探槽、探井和坑道中确定开采厚度有两种情况:

(1)当取样线垂直于矿体走向时,矿体的真实厚度(M)可按下式换算:M = Lsinβ;

类型:L & mdash采样线矿体厚度

& beta& mdash矿体倾角

(2)当取样线与矿体走向倾斜时,可按下式换算:M = Lsinβ;cos &γ;

其中:&γ;I为矿体倾角与采样线方向的夹角,其他同上。

2.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

(1)当钻孔垂直于矿体厚度时,矿体的真实厚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L/N

式中:m为矿体的真实厚度;

l测量的芯长度;

n岩心采取率;

如果岩心采取率为100%,那么矿体的真实厚度就是岩心长度,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岩心长度得到。

(2)当钻孔倾斜方向垂直于开采走向时(即没有方位角偏差),可按以下公式换算:M = L/Ncos(β;-答

式中:m为矿体的真实厚度;

L/N井眼中银的厚度;

& beta矿体的倾角;

钻孔穿过矿体时的天顶角。

(3)当钻孔穿过矿体,且钻孔倾斜方向不垂直于矿体走向时,矿体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m = L/N(Sina sinβ;cos &γ;& plusmncosacosP)

式中:m为矿体的真实厚度;

l芯长;

n岩心采取率;

钻孔穿过矿体时的天顶角;

& beta& mdash矿体倾角;

&γ;1.钻孔穿过矿体的方位角与矿体倾角之间的角度。

上式中,当孔斜方向与矿体斜方向相反时,前后项用正号连接,否则用负号连接。

(3)矿体平均厚度的确定

在黄金储量的计算中,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块体和矿体的平均厚度。

(4)平均等级的计算

单项工程平均品位和块段平均品位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算术平均法,另一种是厚度加权法。厚度加权法。它仅在矿体的厚度和品位之间存在相关性时使用。

目前整个金矿的平均品位是用金属量除以矿石量计算出来的。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矿床各级储量的平均品位。

(5)矿石重量和湿度的测定

一般用小重量来计算金矿的储量。当矿石极其松散和破碎时,应测量较大的重量来计算储量。不同矿石类型的储量应按其平均重量计算。只有当不同类型矿石的重量值非常相似时,才允许使用总平均重量来计算金矿储量。

如果矿石松散且多孔,应测量矿石的湿度,并用于校正重量和计算矿石量。

(6)超高品位的确定和处理

当金矿中某些样品的品位比普通产品高出许多倍时,这些样品的品位称为特高品位。具体处理时,要特别注意富矿段和特高品位的区别。如果连续几个项目在同一个地方品位高,富矿段可以单独圈定,不要轻易处理。

确定高等级的方法很多,有类比法、计算法、统计法等。下面介绍常用的类比法,通过对比已探明矿床的经验数字得出。主要是根据矿床品位分布的均匀性来确定超高品位的下限;

品位分布不均匀的矿床为8-10倍;

品位分布不均匀的矿床是12-15倍;

品位分布极不均匀的矿床是15倍以上。

只有真正认定为超高等级才会处理。一般来说,处理方法如下:

1.计算平均等级时,舍弃超高等级。

2.用整个项目或区块的平均等级代替超高等级。

3.用相邻两个超高品位样品的平均品位代替超高品位样品。还有额外的高样本加入,以获得平均值。

4.用一般等级的最高值代替超高等级。

以上处理方式具有主观性,应根据保证金的实际标准进行处理。

5.储量计算方法

目前计算储量的方法很多。下面重点介绍勘探评价阶段常用的算术平均法和地质块段法。

(一)算术平均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把一个不规则的矿体变成一个厚度相同的理想板体,其外围就是矿体的边界。

计算方法是在找矿工程平面图(或投影图上)圈出矿体边界,测量其面积(如果是投影面积,需要换算成实面积)。见后面的块法面积换算)。然后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矿体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重量。最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矿体体积:V=SxM

其中:v——矿体体积(下同);s矿体面积;m矿体平均厚度。

矿石储量:Q=VxD

式中:q-矿石储量(下同);矿石的平均重量。

矿体金属储量:P=QxC

其中:P-金属储量:C-矿石平均品位。

(2)地质块体法

实际上,地质块段法是一种算术平均法。其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矿床不同的勘探程度、储量级别和开采顺序,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区块,然后按区块计算储量。整个矿体的储量是每个块段储量的总和。

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矿体的产状,选择矿体的水平投影(缓倾斜矿体)或矿体的垂直投影,在图上圈出矿体的可采边界线,按要求分块。然后分别测量每个块段的面积S(矿块投影面积),根据每个探矿项目获得的数据,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每个块段的平均品位C、平均重量D和平均厚度M(平均表观厚度,即垂直或水平厚度)。因为矿体的真面积和真厚度的乘积等于投影面积和投影面法向厚度的乘积。

按照以下步骤计算:

1.块积:V=S x M

如果实测面积是块的垂直投影面积,则块的平均厚度m就是块的水平厚度;如果实测面积是块段的水平投影面积,则块段的平均厚度就是矿块的垂直厚度。

2.块段矿石量:Q=V XD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丙烯、1-丙烯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上一篇:三氧化硫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