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形状对粉末的许多性能有影响,如比表面积、流动性、磁性、填充性、可磨性和化学适应性。
粒子是指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这里所说的尺寸一般在毫米到纳米之间。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包括液滴、油滴等液体颗粒。它们的性质通常包括颗粒大小、形状、表面结构和孔结构。
粒度的相关定义:
粒径为40 ~ 500 μm;m,气固密度差在1400 ~ 4000kg/m3之间的颗粒称为粗颗粒;
粒径为40 ~ 500 μm;m,气固密度差在1400 ~ 4000kg/m3之间的颗粒称为粗颗粒;
由许多尺寸间隔很小的粒子组成的粒子系统称为粒子群。
粒子形状的意义是什么?
粒子形状是粒子的轮廓边界或表面上各点的像以及表面的精细结构。通常包括投影形状、均匀度(即长、宽、厚的比例关系)、边缘状态(如圆边、钝角边、锯齿边等。)、横截面、轮廓(如曲面、平面等。)、形状分布等。
颗粒形状将影响粉末的流动性、可磨性、化学适应性、堆积密度、透气性、可压缩性和烧结体强度。工业和科研领域为了突出某些产品的优良特性,进行粉体产品的颗粒形状设计,损害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以下是颗粒形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粒子的形状简称粒子形状。目前,颗粒形状的表征大多是测量和研究其投影面的轮廓,包括轮廓形状和粗糙度等。采用的方法是具有图像分析功能的显微颗粒图像粒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静态法、动态法和扫描法。

(1)长径比:颗粒外切矩形的长度与颗粒平均宽度的比值。
(2)径厚比:颗粒等面积圆的直径与厚度之比。
(3)圆度:等于颗粒面积除以颗粒实际周长的圆周(此外& ldquo周长的等效直径除以面积的等效直径& rdquo等待不同的计算)。
但无论哪种算法,越靠近1的粒子圆度越好,越远离1的粒子圆度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