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方式& mdash& mdash灌溉型:在岩溶作用强烈的地区,将降水收集在低洼的溶水桶、天坑等中。用于直接灌溉,并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到达岩溶水水面。渗透系数大(南方60-mdash;80%,北方30%)。
排泄& mdash& mdash集中泉(或地下河):地下河系统化,使成百上千的降水形成统一的水系,由一个岩溶泉或泉群集中排出。春季流量可达L以上,汛期甚至可达10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河。
动态& mdash& mdash不稳定:岩溶化程度越高,动态越不稳定,变化越大,缺乏滞后性。
岩溶山区缺水:作为补给区,岩溶水埋藏在几百米深处,没有泉水,也没有地表水。即使在气候湿润的情况下,喀斯特山区也往往成为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