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规定
1、准备工作
在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季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冬季施工前后,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记录,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根据工程实物量备好塑料薄膜、草包等保温覆盖材料、化学附加剂等有关材料,做好冬季施工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
必须在冰冻前做好临时设施、供水管道的保温、维护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进行。
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班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入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
2 、技术措施
2.1 土方工程
2.1.1 土方和基础挖土要及时排出积水,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如遇霜、雪等冰冻天气时,可保留10~20cm厚土层待作下道工序时再挖,一般不允许用冻土回填。
2.1.1 冬期填方每层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2.1.2 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2.1.3 填方边坡表层1m内,不得用冻土填筑。
2.1.4 填方上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1.5
注: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填方高度不受本表限制。
平均气温(℃) 填方高度(m)
-5~-10 4.5
-11~-15 3.5
-16~-20 2.5
2.1.6 开挖基坑(槽)时,必须防止基底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至地基与基础施工之间有间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
2.2 钢筋砼工程
2.2.3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大体积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不应大于0.6。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宜采用蒸汽养护;使用其他品种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2.2.4
2.2.5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2.2.6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
2.2.7
2.2.8 在混凝土施工时,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蓄热法养护(用覆盖,包括挡风屏等措施,利用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放出的水化热,使砼在正温条件下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当室外最低温度预计在砼施工后3~5天内可能达到-7℃~0℃时,应采用掺防冻外加剂及负温砼综合蓄热法养护。
2.2.9
2.2.10
2.2.11 预应力砼绑条焊接时,如遇有突然冰雪,应用石棉瓦或薄钢板,将焊接部分遮挡,以防冷淬。
2.2.12 模板和保温层应待混凝土冷却到5℃左右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太大时,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2.3 砌筑工程
2.3.1
2.3.2砌筑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可少量浇水湿润。
2.3.3 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2.3.4 基土为不冻胀性时,基础可在冻结的地基上砌筑;基土为冻胀性时,必须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时和回填土前,均应防止地基遭受冻结。
2.3.5
2.3.6砌筑砂浆使用时的温度如低于5℃,可按下表规定,在砂浆内掺加氯化钠(食盐)。盐必须事先用水加热溶化后掺入,其溶液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和掌握,在每锅溶液完全溶解并经过测试(比重)后,才能使用。
早上七点大气温度 0℃~-3℃ -3℃~-5℃ -5℃~-8℃ -8℃~-10℃
掺盐量(按水泥重) 1% 2% 3% 5%
盐 水 比 重 1.005 1.013 1.020 1.034
2.3.7
2.4 抹灰工程
2.4.1 抹灰工程施工时,对室内抹灰宜采用保温的办法,事先将门窗洞口及出入洞口用麻袋、草帘等封闭挡风保温。当室内温度低于+5℃时,可加设炉子(需有良好排烟或采用无烟燃料)或碘钨灯适当加温,以保证砂浆在吸水前不致冰结,但必须指定专人值班,备有一定的消防器材,并密切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和火警的发生。
2.4.2 外墙抹灰工程不宜掺入盐类抗冻剂,主要应掌握气温情况和适当的施工时间,有条件可以设一些遮挡覆盖物。
3 、安全措施
3.1 凡遇雨雪冰冻天气,施工现场的道路、斜道、脚手架通道、扶梯、平台等工作面上,必须扫清冰雪,做好防滑工作。
3.2
3.3 高层建筑的四周必须按安全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规定满挂安全网或护栏,防止坠落事故。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提升安全网或扎好护栏。沿街建筑要特别做好遮挡和过道的安全顶盖工作。
3.4严禁从脚手架、井架上攀登上下和向下抛丢任何东西。
3.5
3.6 任何人不准在现场明火取暖。如因工作需要使用焦炭炉或煤炉等进行升温时,必须事先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并加强防火措施,落实专人负责,严防火警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只有在上述工作完全落实后,才允许实施。
3.7 对架空的临时电线线路,要认真地检查和加固,严防因风雪的超载而发生线路倒塌等不测事故。
3.8
4、 机械操作及防冻措施
4.1 为确保设备安全,非值班电工、操作工不准操作设备和电气装置。
4.2 机械设备进入冬季施工时,应更换冬季用润滑油和燃料以防加剧机器的不正常磨损。
4.3
4.4 水泵停止使用前,应将水管提出水面,继续运转几分种,以便排除泵内积水。
4.5 凡露天作业的机械、制动器等应遮盖完好,以免霜雪落下而发生打滑现象;电动机开关等电器设备,要加强遮盖和防潮。
4.6
二、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规定
1、雨季施工安排
雨季采取季节性措施,在保证质量条件下,尽量正常安排施工。
1.1准备工作
(1)进入雨季施工后,需及时了解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雷电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2)
2、管理措施
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建立雨季值班制度。在雨季来临之前,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建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保。在雨季施工期间定期检查,严格雨季施工“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编制雨季施工方案和措施,制定防洪抗汛预案,作为雨季施工中的强制性执行文件,严格执行。
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同时制定现场雨季值班表,建立雨季值班制度,设专人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做好记录,有暴雨或大暴雨天气情况,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提前作好应急准备。专人负责协调与周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防汛事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及时排水,减少损失。
3、技术措施
3.1雨季施工中的防范措施
(1)计划安排上考虑,尽量避开大风大雨天气进行砼浇注工作;
(2)对难以避免遭受雨淋而又对质量、进度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部位,应做好防雨措施准备,如塑料布及足够的潜水泵;
(3)深坑、深基作业四周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坑内。低于地
表面的施工区在建筑物四周砌挡水坎并挖排水沟;
(4)
(5)安装必要的抽水设备,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淹没材料、设备及建筑物;
(6)脚手架、模板支撑底部夯实,垫板加固,防止下沉;
(7)
(8)电器设备开关加盖,防止雨水进入漏电,机械设备(如塔吊)、脚手架应采取防雷电措施。
3.2雨季施工中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
(1)雨季施工要保证设备库房不漏雨,机电设备不受潮,对于露天放置的大型设备的机电部分要防雨防潮,对其机械传动部分要经常加油以防锈死,所有机电设备都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上一页1 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