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冬季施工措施 1.前言 冬期施工由于受施工条件、寒冷气候、自然环境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其质量事故一般在春季才开始暴露,质量事故的处理难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质量返工。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基础冬季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甘孜色达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和本工程施工实际,制定本技术措施,以便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本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目标。2.基本要求2.1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技术措施。2.2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关建是确保混凝土受冻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时,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置时,为设计强度标准值的40%,但当混凝土强度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本工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3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T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有关规定。2.4 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2.5 混凝土拌合物的热工计算。 (1)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计算公式: T0 = [0.9(mceTce msaTsa mgTg) 4.2Tw(mw-wsamsa-wgmg) c1(wsamsaTsa wgmgTg)-c2(wsamsa wgmg)]/[4.2mw 0.9(mce msa mg)] 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wsa、w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0℃时,c1=2.1,c2=335。 (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计算公式: T1=T0-0.16(T0-Ti) 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 T0——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Ti——搅拌机棚内温度(℃); (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计算公式:T2=T1-(αtt 0.032n)(Ti-Ta) 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tt——混凝土自运输至浇制成型完成时的时间(h); n——混凝土转运次数; Ta——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α——温度损失系数,当用手推车时,α=0.5。 本工程混凝土热工计算(入模温度测试不得低于5℃)。 3. 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甘孜-色达110kV线路工程II标段冬季施工 。4.编制依据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图纸、说明。甘孜色达地区历年同期气象资料及工程进度计划。。5.冬季质量施工技术措施5.1 土方工程的冬季施工5.1.1地基土的保温防冻5.1.1.1采用翻松耙平防冻法。入冬前先确定冬季挖土的地面上,将表土翻松耙平。翻耕的深度,根据土质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不小于0.3m,其宽度不小于冻后深度的两倍与基坑底宽之和。5.1.2土石方开挖5.1.2.1 基坑开挖预留500mm防冻层,待浇筑前操平再挖至设计深度,以避免地基受冻在来年春天解冻后造成不均匀受力,形成基础倾覆。 5.1.2.2 基础坑开挖后保留预留高度,若不能及时浇制时则在坑底铺盖厚度不小于1m的稻草或苞谷秸保温,防冻。基坑操平后用彩条布将坑口盖严,采取坑内生火炉的防冻措施,且应挂测温温度计,随时掌握坑内温度变化。 5.2钢筋工程5.2.1基本要求5.2.1.1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要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5.2.1.2 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钢筋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撞击,刻痕等缺陷。5.2.2 钢筋负温的冷拉和冷弯5.2.2.1 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5.2.2.2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确定应与常温施工相同。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5.3 混凝土工程5.3.1 混凝土工程的冬季施工需采取措施的原因:5.3.1.1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时,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砼抗冻临界强度如下:a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标准强度的30%;b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标准强度的40%,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所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砼结构工程的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可以取第一个出现连续5天稳定低于5℃的初日作为冬期施工的起始日期。同样,当气温回升时,取第一个连续5天稳定高于5℃的末日作为冬期施工的终止日期。5.3.1.2日平均气温系指一天内2,8,14,20时等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气温。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定的。5.3.2防止砼早期冻害的措施:5.3.2.1早期增强:主要提高砼早期强度,使其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具体措施有: 使用早强水泥或超早强水泥;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减水剂;早期保温蓄热等。5.3.2.2改善砼内部结构:具体做法是增加砼的密实度,排除多余的游离水或掺用减水剂,提高砼抗冻能力。还可以掺用防冻剂,降低砼的冰点温度。5.3.3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5.3.3.1 本工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2,,水灰比不小于0.6。冬期拌制混凝土时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粗细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有机物及其它易冻裂矿物质。砂子加热温度控制在20℃。拌合水采用饮用水。在基础工程开工前器具等进行核查时,砂、石、水、水泥备料必须能满足连续浇制施工的需要并且应在浇制前备足养护用彩条布、棉篷布、草帘、火炉、煤碳等。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拌合水及骨料最高温度
项目 | 拌合水 | 骨 料 |
强度等级小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 80 | 60 |
强度等级等于及大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 60 | 40 |
注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时间
混凝土塌落度(mm) | 搅拌机机型 | 搅拌机容量(L) |
<250 | 250-650 | >650 |
≤30 | 自落式 | 135 | 180 | 225 |
强制式 | 90 | 135 | 180 |
>30 | 自落式 | 135 | 135 | 180 |
强制式 | 90 | 90 | 135 |
5.3.3.2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快。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砼的振捣,尽可能提高砼的密实度。冬季振捣砼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适当延长。5.3.3.3 冬季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应以与材料加热条件相适应。顺序是先投入骨料(砂、石)和加热的水,待搅拌一定时间水温降低到40℃以下时再投入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比常温搅拌时间延长50%)。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以防水泥假凝。使用前应放在简易暖棚内。 5.3.3.4 每班日应测量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包括投料前水和砂的加热温度;砂、石加入搅拌机的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并记入原始记录。5.3.3.5 混凝土浇制减少热量损失措施 :合理选择放置搅拌机地点,保持道路畅通,尽量缩短距离。尽量减少装料次数,投够后再加热水。砂、石加热要按技术要求严格认真操作。 5.3.4混凝土养护 5.3.4.1基础浇制结束后除留有火炉燃烧用的通风孔外需及时用彩条布或棉篷布将坑口盖严,坑内生火养护。彩条布、棉篷布离开基础顶面300~400mm并用草帘遮盖严实,以保证整个基础都在恒温状态下,顶面不受冻,并在彩条布、棉篷布上加盖草帘或苞谷秸,以减少坑内热量损失。负温下新浇制混凝土禁止浇水养护,基础立柱浇筑后立即包草袋。 5.3.4.2养护火炉采用煤炭。应开通风口,防止人员加煤、测温时煤气中毒。火炉每个坑内以2个为宜(具体数量根据坑的大小及天气情况确定),并随天气状况适当增加数量;养护火炉不宜太小,必须保证坑内温度稳定在5℃左右;养护必须设专人负责,每6小时测量一次坑内温度并作好记录;下坑添火等作业应将坑上覆盖物打开后不能立即下坑,待新鲜空气置换后再下坑操作,且坑上应有监护人。火炉不能距基础结构太近。为确保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受冻,每基基础浇制完成后均留2 人进行24小时值班监护到回填结束。 5.3.5拆模回填 5.3.5.1土方回填作业时间应安排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进行,当天基础坑必须回填完,防止受冻。 基础拆模后,按设计及规程要求进行回填,然后在地面露出部分盖草袋,堆土1米后做防冻层。 5.3.5.2防止早拆模或因拆模温差太大,导致气温急剧冷却造成混凝土表层裂缝。 当日均气温在0℃~-10℃时基础浇制后应按蓄热法养护3昼夜,养护期间将立柱顶部用草帘遮盖严实后,再用彩条布或棉篷布将整个坑口盖严,并在上面加盖草帘或苞谷秸。 5.3.5.3当养护期间气温下降,则在每个坑内加生2个火炉,确保养护期间基础坑内呈正温;当日均气温在-10℃~-20℃时基础浇筑后应按蓄热法养护4昼夜,其间每个坑内必须生2个火炉,将立柱顶部用草帘遮盖严实后,再用彩条布或棉篷布将整个坑口盖严,并在彩条布上加盖草帘或苞谷秸。 4.开挖出还需回填的土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两道,防止土料受冻。 基础拆模后在立柱上套塑料薄膜立即回填,回填土中不得填入冻土。 5.3.6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 5.3.6.1检查外加剂质量和掺量,检查水、骨料、混凝土出机及浇制时的温度。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5.3.6.2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并检查坑内养护温度。 3.冬季混凝土施工测温的项目与次数应符合规定: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测试每昼夜不少于4次,强度未达到3.5N/mm2之前2小时测一次。此外还需要测最高、最低温度。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水、水泥、砂石温度、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6.焊接部分6.1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①碳素钢-20℃;②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10℃;③中、高合金钢0℃。6.2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雪、防寒、防风等的相应措施。6.3当天点焊的焊口必须当天焊完。7.冬季施工安全措施7.1一般管理要求:冬季施工期间,工地应加强现场安全专项督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冬季安全施工专项检查,各施工队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7.2大风、大雾、雨雪、低温结冰天气安全措施7.2.1大风、大雾(能见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气严禁露天高空作业。7.2.2大风、大雪、大雾、冷雨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重新开始工作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托木、施工平台、钢丝绳、铁塔缆风绳、走道等所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倾斜、变形、松动等现象,必须及时修整、加固,经复查验收后,方可重新使用。7.3防滑跌安全措施7.3.1对脚手架、临时平台和走道,应及时清除积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如铺设砂石垫等)。7.3.2钢架上的高空作业,结冰、结霜后应有相应的防滑措施,通道栏杆应完善7.3.3现场道路在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洒水灭尘,并及时清除积水、霜雪,防止路面积冰。7.3.4基坑周边、浇砼使用的临时平台、托木、公路、铁塔钢架、抱杆底脚滑轮、走道等施工应认真检查,防止滑跌坠落。7.4防冰冻安全措施7.4.1施工机械及汽车应加注冬季专用机械油,水箱应加注防冻液。油料冻结时,应采用热水或蒸汽化冻,严禁用火烤化。雨、雪、雾气候条件出车时,应减速慢行。冰雪路面行驶时应有防滑措施(装防滑链等)。7.4.2如遇氧、乙炔(氢)气瓶、管道结冻,只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乙炔(氢)管道冻结或堵塞,严禁用氧气吹扫。7.4.3对消防器具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消防设施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7.4.4当气温急剧降低后,应对脚手架紧固件进行检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使紧固件松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锰银矿浮选(银矿含量多少为富矿)
上一篇:鲁西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矿地质作用 及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