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疏散新技术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疏散新技术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疏散新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就像一个竖向布置的小城市,内部人员高度集中,使用功能复杂多样。内部装修和外墙保温可燃材料多,电缆井、通风管道、管道井等各类竖向管井和幕墙缝隙密布,空调、照明、餐饮等用电、用气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火蔓延迅速、火灾燃烧猛烈、扑救难度很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人员伤亡。

  现代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复杂,有的是办公写字楼,有的是住宅公寓楼,有的是商业综合楼,有的是宾馆饭店,还有的是门诊病房楼。建筑内人员高度集中,有的对建筑情况相对熟悉,有的流动性强,不熟悉建筑内的情况,还有的是老、幼、病、残、孕等弱势人员,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的各类消防设施,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一、高层建筑安全疏散

  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自救为主”,即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烟排烟、防火分区等设施,实现早期报警、快速扑灭、拯救生命的目的。在安全疏散方面,消防云梯车的登高高度最高只有100米左右,而在这样的高度几乎不可能完成疏散人员的操作,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内部的疏散设施。火灾案例说明,只有掌握必要的疏散逃生知识和安全自救技能,了解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安全地疏散撤离。

  (一)及时拔打报警电话

  发现火灾后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简要说清起火建筑的地点、起火楼层、起火部位和燃烧物,以及火势是否猛烈、自己所处的位置等。切忌惊慌失措,或者忙于自行扑救火灾而不报、迟报火警。很多重特大火灾之所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都是由于当事人发现起火后没有及时报警,延误了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

  及时报告火警,既是公民按照消防法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火灾发生时保护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从建筑火灾的规律看,可分为初起、发展、蔓延、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一般在15分钟内尚属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燃烧速度不快,如果消防队能在初起阶段开展灭火战斗,将有利于控制和扑灭火灾。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德汇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单位保安员因忙于灭火没有及时报警,使用灭火器自行扑救未果后又使用室内墙壁消火栓扑救,因消火栓无水,火势迅速蔓延扩大,现场的几名保安员感到火势失控就逃离了现场。后来,一名货车司机在大门前发现火情后用手机报警,待辖区消防中队接警赶到现场时,火势已呈猛烈燃烧、迅速蔓延的态势,烧毁了7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楼内2名员工死亡,3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人时英勇牺牲。

  电话报警最为快捷、方便,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现代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都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一般在走道墙壁明显和便于操作的位置,使用时只要击破玻璃按下按钮,高层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就会接到报警信号,确认发生火灾后也可以迅速报告火警。

  (二)保持镇静、理性行动

  发现起火或听到火灾警报后,特别是当浓烟遮挡视线、能见度明显降低、感受到高温甚至直接看到火焰时,一定要克服恐惧心理,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盲目做出跳楼等不理智的行动,要努力保持镇静,迅速对自己所处环境做出理性的判断,利用一切条件,选择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

  根据我国的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设有火灾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一般都设置了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发生时,公共广播扩音机将会强制转人火灾应急广播状态,高层宾馆客房内床头控制柜的音响广播系统也能被强制切换到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及时向建筑内的人员通报火灾情况。建筑内的人员一定要注意听广播通知,准确了解建筑内的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形做出相应的行动。

  情形1:当所处的房间、厅室发生火灾,报警后如难以扑灭初起火灾,就要迅速撤离逃生。撤离时要随手关门,并大声呼叫同楼层的其他人员撤离。在1985年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中,美国人安德里克在床上吸烟引起火灾,他在被烟呛醒后径自离开房问,既没有关门也没有呼救,就仓促跑下楼去,客房内火焰遇走道内的新鲜空气,形成对流,火势迅速蔓延到走道,当其他房间内沉睡的客人发现起火时,大火已经将房门封堵,从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情形2:本楼层其他部位起火时,千万不能随意开门。首先应该用手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温度。如果门是热的,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房间;如果房门不热,则说明火势还不大,可以开门。开门后如看不到明火,而且烟也不浓,就要借助墙壁安装的疏散指标标志,确定疏散方向,尽量俯下身子,向远离烟火方向的走廊逃生。有条件时最好先将衣服浇湿,或者用湿毯子裹住全身、用湿衣服抱住头等裸露部位,宾馆房间内的人员要佩戴上客房备用的防烟面罩。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如果遇到浓烟、高温甚至明火,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中冲过去,而是要迅速后撤,另寻逃生路线。因为一旦吸人有毒、高温的烟气,可能在瞬间造成人员呼吸道灼伤甚至中毒死亡。

  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遵循“双向疏散”的基本原则,即任一位置都可以向2个不同的方向疏散。少数建筑受平面布局的限制,也存在只能通往一个方向的“袋形走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死胡同”,但规范严格限制“袋形走道”的长度。如果被困人员正好处于“袋形走道”范围内,而火势和浓烟又将这唯一的走道封堵,就要退人房间并迅速关门求救。

  情形3:当起火部位在其他楼层时,也要迅速撤离,不能滞留或贪恋财物。离开时要随手关门,限制火灾的蔓延。需要强调的是,部分人认为高层n建筑火灾时,只有直接受威胁的人员l需要立即疏散撤离,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疏散理念是“部分疏散、原地待援”,即发生火灾时只立即疏散起火楼层及其上、下各1~2层的人员。但是,由于火灾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偶发事件,火灾的发展也难以估计,如果贻误了火灾初期的疏散机会,“原地待援”就很可能变成“坐以待毙”!“部分疏散”的原则值得商榷。实际上,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很多起高层建筑火灾,均耗费了很长时间紧急疏散和撤离建筑内的全部人员。因此,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要立即组织全体人员有序疏散,以确保安全。

  情形4:万一被困在起火房间内,首先,要努力找寻其他逃生通道,比如看看能否通过连廊或者阳台转移到相邻房间,再利用相邻房间的门疏散逃生。其次,要紧关房门,并浇水降温,同时,尽量靠近街的窗口、阳台等容易被发现的位置,拨打119电话,与接线员保持联络,引导救援人员前来救援,并向救援人员大声呼救,向楼下抛掷沙发垫、枕头、衣物等轻软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敲打金属器皿发出声音,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退到相对安全的卫生间内作短暂避难,进入卫生间后耍关紧门窗,堵严缝隙,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应不断放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水位,一方面便于取水泼浇门窗降温,另一方面火势发展到卫生间时,人还可以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一下;切忌躲藏到床底、衣橱、阁楼等封闭的位置,这样既可能受到火焰或烟雾的侵害,又难以被搜救的消防人员发觉,极易造成被困人员死亡。

  如果直接受到烟火威胁,火势危及生命又确无其他方法可自救时,就必须冒一定的风险,积极行动,绝不能坐以待毙。比如,可以站到窗外的缓台、空调室外机上呼救。在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中,就有3个房间的旅客翻身窗外,手扒窗台,脚踩墙外10厘米宽的凸出部分,坚持到被消防队成功营救。如果处在3层以下较低的位置时,可以把床单、窗帘、衣物等结成绳,拴在室内坚固的地方,进行滑绳自救。如果下到下面的某个楼层即可脱险,则不必要到达地面,可踢破玻璃进入。

  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跳楼。如果不跳楼即死,则在跳楼前先挑选一些富有弹性的东西丢下,如弹簧床垫、沙发棉被等,跳下时双手抱枕部,屈膝团身跳下。如果下面有救生气垫,则要四肢伸展,面朝上平躺、对准垫上的标志跳下。但救生气垫的安全应用高度也在10米以内,因此,3层以上的被困人员如果从楼上跳下,即使有救生气垫,幸存的概率也极小。

  (三)尽量利用建筑内的设施疏散逃生

  第一,楼梯是最主要的疏散设施。现代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疏散设施还是楼梯。高层建筑楼梯有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高度和使用功能,分别设置了“封闭楼梯”和“防烟楼梯”。顾名思义,“封闭楼梯”,就是在每层楼梯通向走道的位置设置防火门,将楼梯间封闭起来,可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防烟楼梯”,就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火灾时自动启动的送风机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前室和楼梯间内送入新风,保证前室和楼梯问内形成一定的正压,从而防止烟火进入。典型的疏散路线是:水平方向通过房间、厅室的门进入走道,再通过前室进入楼梯间,竖向疏散以楼梯为主,最后通过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完成疏散过程。

  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只有在平时了解安全疏散楼梯的位置,火灾时才能有效地利用楼梯疏散。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写字楼、住宅、公寓等人员相对固定的高层建筑,要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特别是要组织实地疏散演习。而对于宾馆、饭店、商场等人员流动性较强的高层建筑,一方面要设置更为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另一方面要通过长期、广泛的消防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形成在进入不熟悉的场所时先查看疏散楼梯位置的良好习惯。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找矿战略突破优秀成果(铁矿石策略)

上一篇:青海玛温根矿区氧化铅银矿工艺矿物学特性及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