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确保既有线道岔大修施工安全的做法

确保既有线道岔大修施工安全的做法

确保既有线道岔大修施工安全的做法

       2009年,按照铁道部、铁路局对京广线实施道岔大修计划的要求,新乡桥工段将组织对京广线七里营、宜沟、宝莲寺站3个站区41组道岔进行更换。我段克服既有繁忙干线施工难度大、开通速度高、整修时间紧等困难,从施工组织、作业标准、现场监控、设备整修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既有线道岔大修施工安全。
        1.明晰任务,迎难而上,坚定必胜信心
        1.1 施工任务重。按照部、局施工计划要求,2009年10月9日至10月31日,我段管内京广线实施第二次集中修,期间需完成道岔大修、线路大修、线路捣固、道岔捣固、道岔打磨等施工任务。其中,10月9日至10月24日,我段还要完成京广线宝莲寺、宜沟站2个站区22组道岔的更换任务,施工时间紧、任务重。
        1.2 施工标准高。这次成组更换道岔均为砼枕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设备技术含量高,对施工改造、维修养护、设备管理都提出新的课题。与以往施工相比,这次道岔施工的复杂性更大、要求更高。
        1.3 施工难度大。一是确保安全压力大。本次道岔大修涉及的京广线是运输最繁忙干线和既有线列车速度较高的区段,且施工中临线通过列车速度高,客车运行速度都在120至160km/h及以上,确保施工安全难度极大。二是施工组织难度大。大量集中的工作量对既有线密集要点高。同时,参战施工人员多,一个施工点内现场有400人左右,有时甚至高达一千多人。三是设备管理难度大,这次道岔大修施工后线路设备稳定性差,要保证施工地段24小时后恢复列车常速需要,使设备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段迎难而上,迅速动员,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把全段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发扬工务系统职工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精神,全力夺取施工的全面胜利。
        2.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筑牢安全屏障
        新乡桥工段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京广正线无小事”的安全理念,突出重点,卡控关键,分工包保,严格考核,认真把好施工安全的每一道关口。
        2.1 施工管理组织网络“密”。我段把强化组织领导和联系协调作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首要任务,成立了以段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的领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我们下设施工技术、安全、质量、后勤保障、宣传报导等专业工作组,明确每一组具体领导负责人和所担负的责任。各个参与施工的车间也分别成立了施工领导小组,加强施工组织。我段自上而下,建立起严密的施工组织网络和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上情下达、及时准确,实现了统一指挥、协调动作,为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组织保证。
        2.2 施工方案制定“细”。每次施工开始前,我段抽调技术人员成立了测量小组,对需要进行更换的道岔一组不漏地进行测量,为施工提供精确详实的技术资料。每一次施工前,都由主管科室制定全面详细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一处一处地制定施工方案,特别对施工“登记要点、施工防护、施工准备、料具侵限、巡查整修、放行列车”等六道关键环节,周密考虑,超前预想,明确标准。我们还规定,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由段主管领导审核并签字后方可实施,同时,我段建立责任追究制,制定人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上签字,凡因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制定不详细而影响施工或发生安全问题的,对措施制定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施工方案细致严谨。
        2.3 施工现场盯控把关“严”。每次施工前,我段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做到“八不准”:即没有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安全措施不准施工,没有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不准施工,没有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不准施工,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和持证上岗不准施工,施工负责人和包保干部没有到岗不准施工,施工配合人员没有到岗不准施工,施工防护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安全、质量监督人员没有到岗不准施工。施工中,我段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做到“四严禁”,即严禁抢点、偷点施工;严禁点前超挖、超卸、超范围准备;严禁作业不登记;严禁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冒险抢点放行列车。每次施工,我们从段领导到技术、安全等相关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都亲自到现场盯控包保,在慢行点前到岗,消点放行列车检查设备无问题,并安排好设备巡养后才能离开工地,卡死施工关键环节。同时,我段还明确规定了负责施工车间领导、施工负责人所担负的责任,做到人人负责、层层把关,把安全和任务的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确保了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
        3.科学管理,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施工
        新乡桥工段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标准,精益求精,强化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努力打造精品施工。
        3.1 严把技术标准关。按照部、局有关道岔施工的规定,我们本着“高一点、严一扣”的原则,制定了段成组更换道岔施工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将段施工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进一步细化至每一道施工作业环节,做到“六明确”,即明确点前慢行时段作业项目、标准;明确道床开挖深度,净砟深度必须达到300mm以上;明确道岔到位后捣固、整修作业标准;明确线路开通时几何尺寸应达到的标准;明确开通后慢行点内的检查、整修标准;明确慢行点结束后线路应达到的标准。
        3.2 严把作业过程控制。我段要求施工质量组、技术组人员每次提前到达施工现场,逐项检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中我们严把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加大对作业过程的监控;施工后,我们抓好现场的质量验收。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难点,及时组织攻关。在道岔更换施工中,卡控挖砟深度,道岔到位后,我们对线间距以及道岔标高、大平、大向等重点控制数据进行全面检查测量,使每一个点都达到设计标准,通过卡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来保证整个施工作业质量。
        3.3 严把后期整修关。我段突出抓好施工后设备稳定前的巡养工作,结合部、局有关规定制定巡养管理办法。首先,我们成立设备加强组,在线路开通后至次日封锁点结束时段,实行24小时现场监护,每2小时对施工地段线路检查一遍,观察过车动态情况,做好有关检查数据记录,并实行“记名修”,每个工点谁检查、谁消灭,落实到人,及时整治问题。其次,我们在次日封锁点结束后,由段组织验收,交线路保养车间负责。此外,我们还要求车间组织专业整修队,坚持“要求高、检查细、整治全”的原则,做好施工地段的检查、加强和养护,确保设备质量稳定。
        3.4 突出动态检查控制。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我段施工动态检查组坚持每天添乘不同车次对各施工地段进行添乘检查,及时发现静态不易查出和动态变化中出现的病害,把动态检查信息及时通知相关车间,并督促车间抓好添乘病害的检查整治。同时,我们要求车间及时将三级、二级病害的整修情况回复检查组,检查组做好追踪落实,确保病害整治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地段晃车,以良好的设备质量保证了行车安全。
        4.结束语
        新乡桥工段干部职工在京广线集中修和道岔大修的主战场上,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科学施工,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截至10月24日,新乡桥工段在京广线七里营、宜沟、宝莲寺站3个站区累计完成41组道岔的更换任务,未发生任何事故和施工延点现象。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方案

上一篇:挡车棍、超速吊梁更换安全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