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陶土板幕墙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陶土板幕墙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陶土板幕墙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在漫长的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的陶瓷生产一直名列前茅。它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中,曾起过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中国在国际上博得了“瓷国”的称誉。作为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磁灶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镇,古中国瑰丽的陶瓷艺术,经由这里传遍世界各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与涛曳中,陶土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陶板的成功研制及运用,让福建乃至中国陶土业都经历了一场时代的革新。施工工艺安装步骤:支座安装调整→支座、立柱连接→支座和立柱防雷、防护处理→隐蔽工程验收→防水层施工→保温层施工→连接件安装→陶板板块安装→外层收口板及幕墙整体清洁处理→交验1、支座安装根据放线支座水平、垂直位置,安装支座,紧固螺栓。具体施工步骤:熟悉图纸,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熟悉施工现场,掌握对已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情况,对照图纸要求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1)埋件及主体钢结构校核处理幕墙镀锌角码根据主体结构类型,部分与主体钢结构直接连接,部分通过预埋件连接到主体结构上。在镀锌角码安装前,应对预埋件和主体钢结构的精度进行校核和处理,以确保镀锌角码的安装精度。2)梁垂线立柱的中心线是连接件的中心线,故在安装时要注意控制镀锌角码连接件的位置,其偏差小于2mm。3)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深度尺寸虽然预埋铁件及主体钢结构安装时已控制水平高度,但由于施工误差影响,安装镀锌角码连接件时仍要拉水平线控制其水平及进深的位置,以保证连接件安装准确无误,方法参照前几道工序操作要求。4)固定镀锌角码支座在连接件三维空间定位确定后,要进行镀锌角码支座的固定。通过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将镀锌角码与预埋件焊接连接,保证焊缝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与主体钢结构直接连接的,紧固镀锌角码支座与主体钢结构之间的连接螺栓,固定支座。而后再紧固镀锌角码支座之间的连接螺栓,保证镀锌角码支座安装牢固可靠。5)误差控制对初步固定的连接件按层次逐个检查施工质量,主要检查三维空间误差,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三维空间误差,施工控制范围为垂直误差小于2㎜,水平误差小于2㎜,进深误差小于3㎜。6)防腐处理对于在安装及焊接过程中破坏了表面镀锌防腐层的埋件及镀锌角码应进行防腐处理。7)验收对安装好的镀锌角码连接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逐个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改进,直至达到要求。对每一道工序的检查,验收、返工、质量情况要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包括施工人员、时间、工作面位置、质量情况、返工、补救情况、验收人员、各项指标、验收结果等。其记录要详细明白,同时要所有当事人签字,再装订成册保存。2、钢立柱安装钢立柱的安装是在全部幕墙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精度要求高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立柱的安装快慢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进度,故作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分外重视。1)具体步骤如下:安装前先要熟悉图纸,对照施工图检查立柱、转角支座、芯套等构件的尺寸及加工孔位是否正确;准确了解各部位使用不同立柱。检查主要有:截面是否与设计相符(包括截面、高度、角度、壁厚等);长度是否合要求。支座与钢立柱连接上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支座与钢立柱的连接安装,注意支座与钢立柱接触面需用1㎜厚防腐垫片隔离,将螺栓牢过连接件和转接件的长圆孔并拧紧,并保持X向可调状态。安装后,对所装上的支座要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防腐是否完好,规格是否正确,调整是否到位等。按照作业计划将要安装的立柱运送到指定位置,同时注意其表面的保护。本工程陶土幕墙立柱层与层间连续,每根立柱均可单独安装。安装时将支座套入立柱上下两端,调整后用螺栓固定。各立柱均依此法安装。三维调整支座连接螺栓,以确保立柱、横梁支座安装水平度及进出位,立柱安装到位后,对照上工序测量定位线,对三维方向进行初调,保持误差小于1mm,待基本安装完成后,在下道工序中再进行全面调整。从陶土幕墙的底部开始向上安装,可待钢支座安装校正后开始安装龙骨。龙骨的安装工艺如下:对照施工图检查立柱的尺寸及加工孔位是否正确相符。将龙骨附件(防腐垫片、辅助钢支座)等安装上竖向龙骨。陶土幕墙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将立柱先与连接件连接,然后连接件再与主体预埋件连接,并应进行调整和固定.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陶土幕墙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对横、竖连接构件进行检查、测量、调整。b. 陶土构件安装时左右、上下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陶土幕墙的竖向构件和横向构件的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2)全面调整步骤如下:a. 放基准线在立柱校正时首先要放基准线。所有基准线的放置要求准确无误。先吊垂直基准线,每根立柱要吊一根垂直基准线,并用经纬仪测定基准线的准确度。为了防止基准线受风力的影响,测定时要将基准线端点固定好,基准线垂线应位于立柱的外侧面。b. 打水平线垂直基准线放好后,每隔2-3层打一次闭合水平线。水平线用水准仪找平固定,并位于立柱的外侧面。c. 建立基准平面(垂直)基准垂线和水平线确定后,在立柱外侧面形成一个平面(垂直面),这就是基准面。所有立柱的外侧面都应位于这个基准面上,同时立柱应与基准垂线平齐,否则要进行调整。d. 校尺基准面建立后要进行测量,测量前要对量具进行校尺,量具必须准确无误,方能在测量中使用。e. 误差基准面确定后,要检查每一根立柱的外侧面,测量出误差并记录,同时对水平线垂直误差进行测量,一般在角码位处测量水平分格误差,具体方法是从基准线到甲立柱中心线距离为A,至乙立柱距离为B,列表可测出若干组数,然后用B-A=C,C则是甲乙两立柱间的准确尺寸。每2-3层再如此测量,如所得C值相等并等于设计值,则该立柱安装准确。如A、B、C值不同,则甲乙两立柱都不垂直且间距有误差。如A值同B值不同,则C值不同,证明乙立柱不垂直,分格不准确,依次类推确定立柱垂直和水平误差。f. 调整平面外误差测量平面误差后,对有平面外误差的立柱进行调整,调整时用木块轻击立柱,注意不能损伤铝材表面氧化膜,必要时将螺栓松开调整,如仍调整不好就必须将立柱拆下重新安装。g. 调整平面内垂直误差调整三维误差,事实上不能单独分开调整,要综合考虑兼顾调整。调整时要注意新的误差的发生。具体方法与平面外误差调整相同。h. 用经纬仪检验误差调整结果在立柱调整后要用经纬仪进一步测量误差调整情况,严格的检验和复验是质量的保证,经纬仪检验可以抽样也可以全部复验。经纬仪测试都符合要求后,立柱的定位即之完成。在组织验收时,立柱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就不必调整,如超出误范围时仍须调整。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上一篇:住宅楼工程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