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于4月6日9时展开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施工。这是该线路自开通以来安排施工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近年来工作量最大的一次集中维修。
大秦铁路作为中国西煤东运主要通道,年运输煤炭4亿吨以上,承担着全国各大电网、发电公司、钢铁公司和380多家主要发电厂、6000多家企业的煤炭保供任务,用户群覆盖26个省、市、自治区,2023年一季度煤炭运量达1.05亿吨,有效保障了冬季采暖发电用煤需求。
为使春运高负荷运转后的设施设备及时恢复性能状态,大秦铁路每年春季利用20至25天时间,每天全线停运3个小时,集中人力、物力和机具对线路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检修养护。
中国铁路太原局表示,今年大秦铁路春季集中修施工将成段更换钢轨300余公里,约占全线钢轨总长的1/4,成段更换枕木80352根,是往年更换量的3倍以上,大机捣固、打磨线路长度均超过1000公里,道岔更换、供电接触网整修、信号设备和通信线缆等的检修施工量也超过以往,大秦铁路的设备将得到深度体检和大范围更新升级。因此,施工天数也创纪录地被延长至30天。
为保证施工按时高质量推进,这次集中修施工组建了128支施工队伍,每天从9时至12时,近2万人在653公里的线路上同时开工;另外,中国铁路太原局以日运量102万吨为目标,优化运输方案、强化运输组织,保证大秦铁路运输与施工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