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我国对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开始于60年代,目前已有一套比较宪整和成熟的方法、防治的关键是在掌握矿区和区域塌陷规律的前提下,对塌陷做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即采取以早期预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塌陷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修筑特厚防洪堤;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的发生;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塌陷后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塌洞回填;河流局部改道与河槽防渗;综合治理。
      一般来说,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一)控水措施1. 地表水防水措施:防地表水进入塌陷区,可以:
      (1)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
      (2)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
      (3)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2. 地下水控水措施
      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二)工程加固措施1. 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2. 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3. 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
      4. 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5. 灌注填充法:用于埋深较深的溶洞。
      6. 深基础法:用于深度较大,不易跨越的土洞,常用桩基工程。
      7. 旋喷加固法: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厚10~20m即可),其上再设筏板基础。
      (三)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1. 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评价。
      2. 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试验研究,找出临界条件。
      3. 增强防灾意见,建立防灾体系。
      岩镕塌陷的防治尽管难度较大,但只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的措施,岩溶塌陷灾害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尾矿坝总高度(尾矿坝的作用是)

上一篇:尾矿浓缩池(尾矿库回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