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将于12月19日—21日在杭州召开。
大会将以“迎接新挑战,全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立1场闭门会议+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围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下乡”、“高品质充电服务”、“换电模式”、“海外出口”、“车网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构建充换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对策、方法与路径。
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年销量从2020年的136.7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两年之间增长了4倍,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量的1/4以上。受此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为推动行业健康、快速、优质发展,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明确提出了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和2030年发展目标,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区域建设方案等方面做了明确指示,并出台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的具体措施。籍此背景,充换电产业越来越成为一大新的热门行业和重点投资方向,发展势头迅猛。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23年10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52万余台,其中直流充电桩 109万余台、交流充电桩143万余台。从2022年11月到2023年10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万台,2023年10月同比增长5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媒体见面会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矛盾也从“里程焦虑”向“补能焦虑”转移,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服务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凸显,构建充换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迫在眉睫。
据介绍,本届大会闭门会议以“产业协同,共促充换电行业健康发展”为主题,就旨在针对充电运营盈利难、充电安全防护、充电补贴政策优化等问题,汇聚深耕充换电行业多年的企业领袖、顶级专家、地方联盟负责人、政府部门主管领导等,共同把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同期举办的首届“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将从把握充换电产业高质量体系内涵入手,从稳固设备质量、技术模式创新、服务品质提升、筑牢安全底线等方向,分享经验、把握未来、共同打造充换电产业健康生态。
大会还将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2-2023年度发展报告》等成果,并举办充电桩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活动。(仝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