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受冬季寒潮、电厂负荷增加影响,下游煤炭需求提高,沿海煤炭运输形势一度活跃起来,带动了煤价的上扬。二月份,虽然正值用煤淡季,但受大型煤企联合提价以及煤矿停产放假等因素影响,港口煤炭资源紧张,煤炭交易价格继续呈上升态势。进入三月份,尽管电厂日耗小幅下降,到港船舶数量减少,而铁路进车恢复、秦港存煤出现上升,从月初到月底,秦港存煤数量从299上涨到446万吨,但秦港存煤仍处于低位;受“大煤企价格话语权增强”、“环渤海港口存煤仍处于低位”以及“山西煤矿去产能”、“ 同煤井下事故”等因素支撑了港口煤价不至于出现下降。三月份,北方港口煤炭交易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大秦线调进数量从月上旬的日均90万吨增长至下旬的105万吨,主要原因是:三月份上半月,煤矿整体复产率不高,大秦线发运量减少,进港货源数量偏低;而进入下半月,随着“三西”煤矿复产、复工增多,货源调进出现好转,秦皇岛、国投京唐港等环渤海港口调进煤炭数量略有回升,场存有所增加。整个一季度,北方港口煤炭平仓价累计上涨了20元/吨,三月下旬,煤价开始趋稳,停止了上涨。
对后续市场进行分析,支撑煤价坚挺的因素依然存在。从4月1号起开始,山西部分地区煤矿去产能政策开始强制落实,生产日从336天降到276天,法定节日以及周末均不能生产,将减少煤炭供给数量。此外,同煤生安平煤业发生井下安全事故,相关地方煤矿开始停产放假,资源供给减少。但是,二季度,煤价上涨也存在一定难度。首先,铁路运费出现下调,铁总发布通知,进一步扩大铁路局运价调整自主权,其中煤炭运价下浮超过20%。随后,太原路局召集环渤海四大港口、地方铁路、部分发运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协商沿线链条同步降价事宜。据测算,大秦线铁路运费可能会下调10-20元/吨。铁路运费的下调成为影响港口煤价的重要因素,煤价的支撑力度减弱。其次,铁路运费的下调,也刺激了产地煤炭发运的积极性,港口部分煤种缺货现象将有所缓解,市场供应逐渐宽松。再次,二季度,水电发力增多,对火电形成抑制,市场迎来用煤淡季。
大秦线检修即将展开,对煤市影响减弱。大秦线检修将于四月份展开,维修时间大概25天。在煤炭需求低迷、准池线分流货源的情况下,大秦线本身运量已经出现20%左右运量的下降,因此,大秦线每天3-4小时的维修对市场影响自然有所减弱。大秦线检修开始后,第二运煤通道“朔黄线”运输不受影响;神华集团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继续开足马力,加快煤炭外运,争取用户市场,预计黄骅港煤码头会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运行态势。
蒙冀线刚刚投产,运行并不理想,煤炭发运量保持低位。在这种情况下,大秦线运输仍占据西煤东调的主导,总体煤炭运量仍略高于朔黄线。因此,大秦线“开天窗”检修对煤炭供给多多少少带来一定影响;检修开始后,库存刚刚超过400万吨的秦皇岛港库存将继续下降。虽然准池线开通后,准混、伊泰的大部分煤炭分流到其他港口,但中煤、同煤、山西地方大部分煤企,以及伊泰、准混的一小部分仍留在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中转。在大秦线检修之际,迁曹线也进行同步检修,本来库存就处于低位的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存煤数量也会继续下降,秦皇岛、曹妃甸、国投京唐三大港口存煤全部保持低位,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环渤海港口存煤紧张局面。
综合分析,下个月,预计环渤海港口煤炭资源仍处于偏紧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煤价。在大秦线检修和铁路下调运价共同作用下,四月份,环渤海动力煤交易价格会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