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冶金电力>煤电产能存过剩风险 国家严控新增规模

煤电产能存过剩风险 国家严控新增规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3个文件。意在防范及控制煤电产业的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煤电正逐渐暴露出的一个潜在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中宇资讯分析师关大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原因不仅与煤电供给不断增加有关,也受到了电力需求下降的影响。

           从供给方面来看,目前全国煤电装机超过9亿千瓦,加上核准在建和纳入规划的项目,合计规模已经超过12亿千瓦。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韩水介绍,全国火电利用小时数由2013年的5021小时下降到2014年的4739小时,再到2015年的4329小时。

         关大利表示,我国前期受到电荒等因素的影响,规划了很多煤电项目。而煤电项目从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到建成投产需3年时间,存在一定投产惯性。导致电力盈余后,煤电项目投产规模也一直没有减少。

          此外,有专家认为,由于目前煤价一直较低,现阶段内也很难走高。煤炭企业竞相逐利,认为煤电产业有利可图,于是纷纷投产建设。这也是煤电投产过多,机组过剩的原因之一。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的话也印证了煤电投产过多这一说法:“2013年我们的设备利用小时数是5012小时,到2015年已经降到了4329小时。如果按照火电厂的利用小时在5500小时达到经济性的话,2013年实际上已经富余了7652万,那么到2015年我们全国的电力富余量达到了2.71亿。而且这个局面现在还在加剧,还有几千万的火电厂在建设之中。”

         从需求角度看,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我国用电增速已经由2011年的12%下降到2015年的0.5%。

         “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许多传统高耗能产业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产业生产减少,耗能降低,导致了大面积的电力需求降低。”关大利说道。

           除新电厂建设过快外,煤电落后产能淘汰速度过慢也成了一个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此次文件中提出,电力冗余省份要对现有纳入规划及核准(在建)煤电项目(不含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煤电项目)采取“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等措施,适当放缓煤电项目建设速度。同时明确,各省份要按照国家规定,进一步提高标准、加大力度,逐步淘汰服役年限长,不符合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的火电机组,优先淘汰30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和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

         放缓项目建设与淘汰过剩产能需同时进行,尤其是项目建设的放缓一定要加大力度施行。关大利对记者说:“现在的情况非常严峻,即使是在冬天,不少电厂的机组负荷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北方如此,南方更是如此,水力发电量会多于火力发电量。”

         关大利认为,煤电项目放缓只能是有利无害。对目前已经在产的电厂来说,发电负荷不至于继续减少,还有可能提高机组利用率。而对电力、煤炭市场来说,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在的电价没有完全市场化,对电价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因为目前需求稳定,即使增加或减少产能,也不会改变煤炭的用量,对煤炭产业影响还是很小的。”

          “此次两部委打出的‘组合拳’会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煤电产业过剩产能再增加的状况,并相信煤电产业会尽快走出低谷。”关大利补充说道。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十三五能源规划 突出目标与问题导向

上一篇:严控煤电总量 促进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