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合信息>人物视点>段敦厚:四方面解决职工转岗分流还存在的问题

段敦厚:四方面解决职工转岗分流还存在的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14 13:40:56  来源:中国煤炭网 新闻归档
     煤炭、钢铁行业的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从实施效果看,化解过剩产能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一年的调整,市场供求逐步趋近平衡,煤、钢等产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并逐步回升,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环境保护效果显著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段敦厚表示,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化解产能工作深入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一些人的就业、收入和生活,这给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段敦厚说。

 

      段敦厚表示,在调研中发现,一大批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兼并重组、关闭破产等方面的结构性调整,对许多产能过剩企业来说,内部挖潜、自我消化的能力有限,最终还要通过裁员买断方式向社会释放下岗失业人员。

 

      “失业显性化的风险加大。”段敦厚说。

 

      另外,部分煤炭、钢铁行业企业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现象,并且时间较长、数额较大。同时,企业降薪欠薪与拖欠缴纳社保费几乎同时出现。

 

“煤钢企业不景气,导致部分职工陷入生活困境,特别是职工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单亲家庭、贷款购房、家有病人等职工群体更是雪上加霜,治病难、上学难、还贷难、购房难、婚恋难等问题接踵而至。”段敦厚表示。

 

      段敦厚还表示,一些“40、50人员”年龄大,技能单一,担心出现第二次“下岗潮”,对未来有深深的忧虑。部分职工对新岗位不满,觉得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工资收入没有显著提升,心理难以平衡。部分职工由于各省配套性规划方案以及企业实施方法未正式出台,政策上还不够明朗,持消极观望态度,积极性受挫,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些管理技术骨干转而自谋出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针对这些问题段敦厚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研究解决过剩产能企业职工诉求的合力。推动重点地区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省级有关部门与工会参加的劳工领域防抵渗透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和联动处置。各级政府、国资、财政、工信等部门以及工会,可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企业,指导企业改组改制和制定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工会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清形势,科学认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为职工释疑解惑,加强有关去产能涉稳信息的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做好舆论引导。

 

      二是务必确保资金到位。中央财政安排的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用于引导产能过剩企业通过内部挖潜转岗安置本企业分流人员,以及通过政府提供工资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或减免税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社会各类企业吸纳分流人员再就业。奖补资金一律不得用于处理企业债务以及为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提供补助。同时,建议把化解过剩产能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一并推进,在做好职工分流安置的同时,一并解决工资拖欠、社会保险缴费挂账、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要认真履行民主程序,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企业制定职工分流安置方案要吸纳工会代表参与,直接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的作用,职工安置方案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方案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不得实施。企业要向职工代表大会说明化解过剩产能引发的企业重大事项,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进行审议。涉及职工降薪、裁员等事项,应当向职工说明国家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由劳资双方通过集体协商达成谅解和妥协。要鼓励企业在政策推进上实行柔性操作,多分流、少下岗,多安置、少买断,照顾职工群众的核心关切,切实承担起企业在分流安置职工方面的主体责任。

 

      四是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统筹有关部门培训资源力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切实提升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职业技能。支持各级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培养造就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适应结构性改革对职工素质的要求。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关键词: 四方面 解决 问题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