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川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8日消息,截至目前,四川省38个体检工作组已完成对495处煤矿及上一级公司的全面安全“体检”工作,完成全部任务514处煤矿及煤矿上一级公司的96.30%,预计9月15日前将全面完成体检工作任务。在已完成的495处煤矿企业中,煤矿478处,煤矿上一级公司17个。累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11973条。其中一般隐患11951条,重大隐患22条;已整改一般隐患7059条,整改率59.07%,已整改重大隐患13条,整改率59.09%。下达各类监管监察执法文书1406份,责令停止使用设备98台(套),责令局部停止作业93矿次,责令停产停工、停产整顿煤矿18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4处,共计实施经济处罚871.93万元,其中对78名煤矿矿长、分管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实施了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3、各地PPP规划陆续出台,千亿级项目集中发布。日前,贵州、陕西、云南等省份先后出台推进PPP发展的规划,总投资达数千亿元。与此同时,各地的PPP项目也集中发布。据统计,全国PPP项目累计投资额已突破16万亿元。对此,监管部门表示,在PPP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未来将把PPP项目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防控风险放在首位。据了解,贵州省和陕西省先后发布了推进PPP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陕西提出力争三年内开工建设PPP项目300个,总投资4000亿元,贵州也将筛选出1000个PPP项目进行重点推进。而云南省日前印发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PPP模式的通知,明确在众多公共服务领域的新建项目要广泛采用PPP模式。河南省也发布了新增调入河南省PPP项目库的通知,75个项目新入库,总投资1143亿元。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PPP项目落地495个、投资额1.24万亿元,落地率达到71%。
4、环保部:京津冀晋豫215家“散乱污”,企业虚报完成整治。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持续聚集北京等6省市的“散乱污”企业。环保部说,9月5日至6日的督查发现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区仍存在“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改取缔不彻底,虚报完成等问题,共发现215家企业存在虚报完成情况,其中河南省滑县和河北省保定市最多,分别有120家和58家。截至目前,环保部已连续几天通报“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整治问题。环保部公开了这5省市“散乱污”企业问题的表现形式并曝光了相关问题企业名单。部分地方“散乱污”企业虚报完成情况最突出。环保部表示,9月5日至6日,督查组抽查各地上报已完成整治的“散乱污”企业时发现,共发现215家企业存在虚报完成情况,其中146家未达到“两断三清”的取缔标准,69家未完成提升改造任务。其中河南省滑县和河北省保定市发现问题最多,分别有120家和58家。
5、澳大利亚即将步入炎夏,居民或面临更大停电风险。9月份,澳大利亚正值天气逐渐转暖的春季,并即将在接下来几个月步入炎夏。近日,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称,澳大利亚居民今夏可能需支付更高的电费,并且面临更大的停电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电力市场中深层的能源结构和供应问题所导致。继2016年9月南澳大利亚州因50年一遇的暴风天气导致大范围停电之后,今夏澳大利亚居民很有可能在支付更加昂贵电费的同时,再次遭遇停电危机。据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预计,在没有政府能源计划和电力运营商应急措施的情况下,今夏南澳州停电的概率为26-33%,维多利亚州面临电力短缺的概率为39-43%。
6、2017年(第七届)蒙古国煤炭贸易投资大会圆满结束。9月9日,2017年(第七届)蒙古国煤炭贸易投资大会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由MinfoLLC与汾渭能源公司共同主办。会议参会人数高达700-800余人,得到了来自蒙古国、中国、日韩等国家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整体来看,蒙古煤炭行业向好,当前炼焦煤价格高位对大部分蒙古矿商有利。但也面临挑战。陈炜权指出,为进一步增加出口,蒙古煤应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例如,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国际品牌。 此外,当前基础设施也限制蒙古煤在中国及其他国家扩大市场份额。后续如果到中国口岸修建铁路完成,物流成本会有所下降,蒙古矿商利润和竞争力将大幅提高。 中国煤炭市场是蒙古国经济和煤炭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目前,随着中国边境口岸与内陆及沿海地区公路、铁路通道的加快建设以及国内对能源矿产需求的不断升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情决定了“中国是蒙古最大买家”的局面形成且在长期内不会有改变。
7、国内首条输煤管道——神渭输煤管道建成在即。陕煤化集团73亿元总投资的国内首条输煤管道——神渭输煤管道建成在即,作为亚洲最长的输煤管道,该管道的投产将连接起陕北煤炭资源与关中的水资源。 对于神渭输煤管道的运行方式,负责项目设计的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该项目采用湿法磨煤技术,将神木境内优质的气化用烟煤制成浓度为53%的常规水煤浆,经5级加压泵站后,将煤浆通过管道送往水煤浆接收站。 由于神渭管道公司送来的煤浆(一次浆)浓度仅有53%,而终端使用者之一的陕煤化公司气化炉生产所需的水煤浆浓度至少需要60%左右。所以必须对一次浆进行二次加工提高煤浆浓度,制取出符合气化炉生产要求的合格煤浆。制取过程中需要把煤浆与一定比例的干煤和添加剂混合。
8、内蒙古巴林右旗7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计划9月开工。亚化煤化工消息称,目前内蒙古巴林右旗煤炭分质梯级利用7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批复、职评、安评、能评、环评、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一期土地手续等前期工作,预计今年9月开工建设。 据悉,该项目位于煤电化基地,占地2925亩,总投资109亿元,主要生产乙二醇产品,预计2019年投入生产。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均利润总额15.7亿元,年均所得税3.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11.8亿元。
9、河北今年第一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煤矿验收合格。河北日报日前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按照《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验收办法》和《河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验收细则》标准,经县、市、省逐级验收,今年以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6处煤矿(产能142万吨/年)已符合关闭(产能退出)条件,验收合格。据悉,这6处煤矿是我省今年第一批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关闭(产能退出)的煤矿。 这6处关闭(产能退出)的煤矿为:冀中能源张矿集团怀来矿业有限公司,退出产能30万吨/年;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尚义矿业有限公司大阳坡井,退出产能15万吨/年;沽源金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退出产能22万吨/年;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康保矿业有限公司张纪井,退出产能30万吨/年;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康保矿业公司永安井,退出产能15万吨/年;冀中能源张矿集团鸡鸣驿矿业有限公司,退出产能30万吨/年。
10、四川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8日消息,截至目前,四川省38个体检工作组已完成对495处煤矿及上一级公司的全面安全“体检”工作,完成全部任务514处煤矿及煤矿上一级公司的96.30%,预计9月15日前将全面完成体检工作任务。 在已完成的495处煤矿企业中,煤矿478处,煤矿上一级公司17个。累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11973条。其中一般隐患11951条,重大隐患22条;已整改一般隐患7059条,整改率59.07%,已整改重大隐患13条,整改率59.09%。下达各类监管监察执法文书1406份,责令停止使用设备98台(套),责令局部停止作业93矿次,责令停产停工、停产整顿煤矿18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4处,共计实施经济处罚871.93万元,其中对78名煤矿矿长、分管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实施了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阶段性补库需求凸显,煤价或继续上涨。
上周,国内动力煤现货市场平稳上行。主产地方面,受安检、环保影响,产地动力煤生产和运输受到限制,坑口煤价总体保持坚挺。北方港口方面,上周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0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下游电厂方面,上周,六大重点发电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为71.24万吨,日均合计电煤库存为1123.4万吨,平均可用天数为15.8天。当前煤市受诸多因素影响,表现比较微妙。对于后期煤价走向,市场参与者看法不一,终端市场在长协补充的基础上,是否会在消费淡季略增库存也尚不明朗。不过,在安全生产检查、煤管票管控、火工品停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煤矿生产受到限制,煤炭产量释放有限,动力煤供应仍处于偏紧的状态。在十九大召开之前,煤矿安检影响将持续存在,动力煤供应仍难以较大幅度增加。另受库存制度即将施行影响,后期下游电厂也或出现继续补库的需求。
整体来看,预计本周动力煤市场仍稳中偏强,煤价或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