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行业分析>市场分析>“煤超疯”被打“镇定剂”,后市风险积聚需谨慎

“煤超疯”被打“镇定剂”,后市风险积聚需谨慎

        进入9月份,国内动力煤市场仿佛被按了“快进键”,整体运行脱离淡季预期的正常轨道,导致煤价随之呈火箭式飞涨。受市场资源稀缺影响,市场出现供应难以匹配需求的局面,贸易商囤积居奇,煤炭价格被过度炒作抬高,同时也助推价格涨势逐渐明朗化。由于产地产能释放有限,矿方为保长协及市场煤的稳定供应,基本都是快产快销,矿山车等货现象严重,部分国有矿企伺机任性涨价。上游市场“疯狂”带动了环渤海和江内地区现货行情大爆发,价格呈超预期跳涨,总体涨幅达30元/吨以上,前期大量囤货的贸易商信心倍增,感觉迎来了春天。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6元/吨,环比上涨3元/吨。
  在煤价疯涨之际,发改委两度发文强调,各地和有关央企要积极协调和组织具备条件的煤矿加紧落实产能置换方案,为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条件。通知提到,各省区市和相关企业要加强煤炭产运需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供应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努力保障十九大召开前后煤炭稳定供应。至此,“煤超疯”终于被打了“镇定剂”,伴随而来的还将有后市未知的积聚风险。
  不过,以下因素恐将导致短期内“煤超疯”难以被根治:
  1供应不给力是支撑煤价大涨的主因
  近期,上游供应稍显乏力,三西产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加之南方电厂存在补库需求,甚至有部分电厂和贸易商已开始提前进行冬储囤煤,港口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而实际供应却跟不上,直接刺激煤价快速上涨。据悉,榆林三大矿下属所有煤种坑口价格均上调50元/吨,运煤车没到矿,煤炭价格就产生新一轮上涨;山西地区出货有限,有需求却订不到货的现象增加,目前5500大卡热值的山西煤北方港口报价已超710元/吨;而内蒙地区煤矿库存更显紧张,蒙煤市场也是供不应求。综合来看,尽管目前处于需求消费淡季,但动力煤市场却仍在破规律闯关前行。
  2终端需求不弱配合供应紧张支撑价格维持强势
  金秋时节,气温明显下降,民用电负荷降低带动电厂日耗下降,同时由于正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以及对高价煤接受程度不高,电厂方面补库积极性尚未提振,消极的补库状态导致电厂库存走低,后期将面临需求大释放。截至9月22日,重点发电集团沿海六大电厂合计电煤库存为1013.37万吨,经历了三日的连续下降后重回1000万吨以上水平,日耗煤量71.72万吨,可用天数14天。结合往年同期电厂运行数据观察,今年9月份六大电厂整体日耗明显偏高,库存整体偏低。尽管正值煤炭消费淡季,电厂不急于补仓,但受供应偏紧,价格强势上涨行情刺激,部分中小电厂已开始采购市场煤填补库存。总体来看,淡季不淡是事实,终端需求虽然未完全释放,但已有部分放开采购步伐,终端需求不弱配合供应偏紧共同助推煤价维持强势。
  3库存制度对电厂补库存潜在助推作用
  8月底,国家发改委研究起草了《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考核办法(试行)》,文件强调,完善和健全库存制度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客观要求,是保证煤炭稳定供应的现实需要,是保障上下游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是规范煤炭合理库存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的有力措施。
  当前电厂过度依赖长协煤,对市场煤仍采取限价采购措施。如此一来,尽管长协兑换率攀高,但市场煤补入较少直接导致整体库存处于较低水平,由数据可知,今年淡季电厂日耗并不低,始终保持在中高位震荡,后期若气温回升,预计电厂库存将面临告急。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库存制度的实行将对电厂后续补库存在一定助推作用。
  后市展望
  环保安检风暴持续,产地煤矿开工受阻,供应端“有力难使”导致煤炭产量持续偏低,供应偏紧是当前煤市的主要矛盾,且短期资源紧张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外贸煤在进口通关的空间和时间上均受严格限制,在进口煤炭无法正常发挥市场调节功能的情况下,冬储的提前到来或将造成供需矛盾加剧。十九大会议即将召开,主产地安全环保大检查正紧锣密鼓的展开,发改委出台的库存制度政策叠加大秦线秋季集中修,煤炭产运环节出现短板造成供应继续保持紧张状态。在供需结构偏紧的情况下,后期价格仍存续涨动力。
  9月份煤价上涨趋势已经明朗,市场行情和人为炒作均支撑煤价“一路高歌”,目前价格水平已明显超过之前发改委规定的红色警戒线,但是毕竟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且本轮煤价跳涨主要受供应瓶颈强化刺激,终端拉涨动力并不充足,再考虑到上游先进产能将加快释放、电厂日耗正步入向下修复期等利空因素一直潜在,未来动力煤市场涨跌预期将并存,所以当前过度乐观或悲观情绪均不可取,建议保持谨慎乐观。

                                                                                                                                                                                                  东方煤炭资讯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供求环境未改善 现货煤价继续涨

上一篇:钢铁业兼并重组道远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