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行业分析>市场分析>又一个煤价指数来了

又一个煤价指数来了

 最近,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推进2018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中提及中长期合同参照“基准价+浮动价”机制协商定价,浮动价可结合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综合确定。

11月17日下午,首期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正式发布,这也是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数。



详解一下指数:

指数价格:分综合价、成交价和离岸价的形式。其中:

1、成交价是根据报告期所有现货采购实际成交价加权编制,反映当期市场合同真实成交价;

2、离岸价是根据报告期所有采购类型实际装出的离岸船样本综合加权编制,反映当期市场离岸船综合成本;

3、综合价是根据5500大卡所有采购类型样本综合加权编制,反映北方港平仓综合采购价格水平。

指数样本:采购价格指数样本覆盖了11个发电集团,70个采样单位,100余家发电厂,80%以上海运电煤采购份额,样本覆盖面广,行业代表性强。数据均来自各电力集团真实采购数据,体系完备、健全,易于核验。数据编制过程规范,全程留痕备查。

发布时间:指数发布时间为每周五下午3点,发布渠道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官网及授权媒体。

怎么看第一期指数?

首期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沿海指数):

5500大卡综合价599元/吨;

5500大卡成交价669元/吨,5000大卡成交价602元/吨;

5500大卡离岸价608元/吨、5000大卡离岸价541元/吨。

今日智库认为:就现货价水平而言,5500大卡成交价669元/吨与目前市场成交价相当,但5000大卡成交价602元/吨则比当前的市场现货价高20元/吨左右。由于该指数是首次正式发布,肯定有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但这个指数在客观上会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也有利于煤电双方更合理制定价格,促进双方的和谐健康发展。

指数推出的来龙去脉

及对电煤市场的影响

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和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大家都比较熟悉,但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几天不少人士纷纷向今日智库咨询,想了解这个指数的来龙去脉,并展望一下这个指数对未来电煤市场的影响。

据今日智库了解,国内现在出现了不少反映煤炭销售端的价格指数,但一直缺少权威的反映电力行业煤炭采购成本的价格指数,对编制反映电力需求端煤炭价格指数的问题,电力企业一直有这方面的诉求,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自今年4月份以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多次做出指示,要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牵头编发反映采购端的电煤价格指数。中电联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召集华能、华电、大唐、粤电、浙能、河北建投等国内12家主要大型发电企业,共同组建了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的电煤采购价格指数体系编制联合工作团队。在对当前国内主要煤炭价格指数编制单位进行广泛调研走访、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指数编制设计方案和工作实施方案,并于9月29日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组会议,对相关方案进行了审议。

之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发电集团的大力配合下,中电联充分发挥行业平台和资源优势,与各发电集团和有关单位一道,持续推进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编发工作,相继进行了几期指数测试。11月8日,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专家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内部评审几期模拟指数,同时召开发电集团采样负责人业务交流会。会上,结合几期指数编制结果,再次梳理编制过程,认真会商指数模型优化方案,以及发布体系。

据了解,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将分步完善,分步拓展,形成反映重点区域发电企业电煤采购价格的指数体系,首先发布的是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之后还会陆续发布中国陆运电煤采购价格指数、中国分区域电煤采购价格指数、中国综合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等。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煤焦各品种市场概述(11.13-11.17)

上一篇:2018年煤炭供需平衡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