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离“三供一业”实现四方共赢
11月17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纪念意义的日子。肥城市政府、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北京北控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肥矿集团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热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协议》。标志着在地企各方共同努力下,肥矿集团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10月31日“供电”职能分离移交基础上,再次取得了重大进展,该集团实现了全部24个职工家属区36054户供水、供热、供电、物业一次性整体移交,进入维修改造阶段,实现全面突破。
根据《协议》规定,肥矿集团将职工家属区供电管理职能移交给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肥城市供电公司,将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热、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北京北控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肥城市供电公司和北控物业公司分别负责供电和供水、供热、物业运营管理和实施维修改造,肥城市政府承担属地管理责任,负责协调监督分离移交相关工作。
肥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新表示,分离移交既是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职工利益的根本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肥矿职工家属区供电、供水、供热、物业分离移交,打造成各级领导放心、地方政府安心、职工群众舒心、交接双方顺心和社会安定祥和、居民安居乐业的典范工程。
职工群众很高兴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将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管理,这不仅能为企业减负,还能为职工改善生活条件,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
从电视新闻上看到《协议》正式签订,曹庄矿退休职工岳俊喜长长舒了一口气。按照国家去产能的相关规定,曹庄矿近两年就要关井转型,有些职工可能要分流,但是大多数职工家属肯定还要继续在原来的家属区生活。如果还是由原企业继续承担“三供一业”,资金投入、日常运营可能会难以为继,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必会大幅度滑坡,职工家属的日常生活必将受到极大影响。移交后就完全不同,中央财政专门下拨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实施“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社区面貌将会有一个大的改观。“三供一业”服务由政府指定的专业化企业承担,不论曹庄矿运营情况如何变化,职工家属区依然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和更加稳定的保障。“对我们职工来讲这是好事”,岳俊喜高兴地说。
企业负担变轻了
近几年,企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三供一业”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障碍。因此,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企公平参与竞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必然要求。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顺应国家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是减轻国企负担、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切实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分离移交之后,对企业最直接的好处是瘦身健体、轻装运营。”肥矿集团分离移交办公室副主任白庆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物业管理为例,肥矿集团及移交企业共有24个社区、36000多户居民,为此,企业组建了600多人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负责绿化、保洁、安保等工作,每年光人工成本就负担3200多万元,企业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
“移交之后,企业从‘三供一业’中脱离出来,不仅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负担,而且还能提高社区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这对于企业和居民都是好事情。”白庆涛说。
接收单位很满意
近年来,肥矿集团始终高度关注民生,以关心换民心,持续不断地开展“温馨社区”建设,打造放心水工程,社区整体状况良好。北控物业负责人表示,将密切与肥矿集团配合,精诚合作,加强沟通,严格按照移交方案目标进度等要求,加快肥矿集团职工居民住宅的改造工程推进,以更高的服务水准、服务品质,满足业主居住需求,确保三供一业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接收肥矿集团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热、物业管理职能的北京北控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委出资管理的北控集团所属专业化公司,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过硬的运营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
北控物业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将先进的管理方式带进肥城,布局山东,将来面对的不仅仅是肥矿集团36000多户的市场。
地方政府安了心
在这次分离移交过程中,肥城市政府承担着属地管理责任,负责协调监督供电、供水、供热、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相关工作。
如何实现稳妥积极分离移交,既体现政府的政治担当,也是地方政府主动承担属地责任的具体表现。在肥矿集团和北控物业洽谈协商的基础上,肥城市政府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同意由北控物业作为肥矿集团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热、物业管理职能接收单位。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有利于改善企业家属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民生,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有利于资源整合,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分离企业、企业职工、地方政府及接收单位多赢的局面。肥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