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港运资讯>神华黄骅港:让煤不再“黑“

神华黄骅港:让煤不再“黑“

第一个实现了翻、堆、取作业环节的自动化,第一个实现了煤炭装卸全过程抑尘,第一个建立起了覆盖全港区的生态治理体系。神华黄骅港,这座昔日的“煤港”正在实现走向绿色枢纽、生态良港的华丽转身。

运煤港不“黑”

初冬时节位于河北沧州的神华黄骅港,依旧一派繁忙景象。与人们想像中“煤港”到处一片黑乎乎、煤炭粉尘满天飞的景象不同,神华黄骅港的厂区内的干净、整洁让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神华黄骅港主要负责神华集团煤炭的下水外运工作,是陕西、内蒙煤炭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主通道之一。20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6年底,该公司共拥有煤炭泊位17个、杂货泊位2个,油品泊位1个,2016年完成煤炭下水1.73亿吨,成为中国第一煤炭下水港口。

通过“多管齐下”,神华黄骅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探索推进生态港口建设,通过自主研发、综合治理,创新清洁生产工艺,成功实施了堆场防风网、压舱水回收、干雾除尘、翻车机洒水改造等环保项目,实现了对整个作业流程的全过程扬尘治理,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煤港界的煤尘问题,港区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而且绿化面积已达到120.87万平方米。

地面没有灰尘,绿植上没有煤粉,神华黄骅港的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环境非常满意。“上班时间必须身穿白衬衣,一天下来,衣服不会被脏。这就说明了厂区内环境的整洁程度。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工作人员说。

技术创新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的厂区,整洁的环境,源于神华黄骅港的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创新。

一方面,实施翻车机洒水改造项目,从源头根治粉尘。粉尘污染的治理是中国煤港最大的难题之一。神华黄骅港通过技术创新实施了翻车机洒水改造项目,从进港重载装煤列车入手,在卸煤过程中根据煤炭外水含量实施自动分层洒水,通过振动给料使水与煤炭均匀混合,基本做到了堆、取、装作业全过程粉尘的零排放。同时洒水位置在翻车机底部,温度始终在零度以上,能够保证冬季正常洒水。目前,翻车机洒水改造抑尘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港内全部翻车机翻卸作业中,改造后抑尘效果非常明显,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煤炭港口的粉尘治理难题,该项技术也获得日内瓦国际博览会发明金奖。

另一方面,神华黄骅港还运用多种手段治理含煤污水。煤港另一个难题是含煤污水的治理,神华黄骅港利用两块生态湿地,对含煤污水进行分级沉淀,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能够充分利用含煤污水,节约用水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粉尘污染和含煤污水治理两大难题在黄骅港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含煤污水的治理过程中,黄骅港构建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煤炭堆场的过渡带,堆场过渡带全面进行了水泥硬化,一旦有外溢的粉尘散落到隔离带,全部通过机械化手段进行清扫,避免二次污染。第二道防线是防风网,粉尘一旦突破隔离带,防风网会起到屏障作用。第三道防线是防风网之外的隔离马路,隔离马路全部通过机械化清扫、冲洗,防止外溢粉尘形成污染。第四道防线是港区绿化,防风网之外基本全是绿地和花园,形成了神华黄骅港独特的防控体系。



另据介绍,神华黄骅港在技术工艺、信息化、自动化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均走在了同行业前列,特别是三期、四期工程,首次采用大规模封闭筒仓工艺,共有48个筒仓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储煤筒仓群。筒仓工艺不仅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产生扬尘污染,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单机装船效率达到了每小时8000吨。近年来,黄骅港还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一、二期堆场智能化改造于2016年底全面完成,全港翻、堆、取环节全部实现了远程自动操作,是我国首个实现远程堆取料作业的煤炭港口。

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董事长刘林表示,黄骅港的生态港口建设已走在了国内港口前列,接下来,黄骅港仍将全力打造花园式港口,引领煤港向生态环保型发展。一是继续做好含煤污水治理,计划建设一套自动管控的生态控制系统,将生态湿地与生态湖、景观湖进行连通,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推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建设,同时加快构建环境监测及洒水除尘智能化系统,对港区环境实现有效监督。三是打造花园式港口,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对外开放,发展工业旅游,使神华黄骅港成为旅游景点,让更多群众感受现代煤港的风采,领略大工业的魅力,提升神华黄骅港的社会影响力。



来源:中国环境网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十月山东省电力运行情况

上一篇:煤价下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