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彭庄煤矿井下,安全文化气息充盈,书法、漫画、浮雕等表现形式不拘一格,-420大巷和多条行人下山,均已成为安全文化宣教的有力平台。彭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呈现出形式灵活、创新凸显、氛围浓厚等特点,先后荣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
在煤市行情低迷4年多的时间里,彭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没有停滞,而是以降本增效为出发点,成立了劳模工作室。之前,该矿通过厂家定制灯箱、牌板,不仅费用高,而且时间久了会变形、锈蚀,而转变思路后,将几名有一定书画功底的员工集中起来,自主设计施工安全文化长廊,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在工作室相关人员的努力下,建成了西翼一号行人下山千米安全书法文化长廊,共临摹创作了187幅书法作品,比厂家制作牌板节约资金近20万元。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工作室成员又一次集思广益,本着创新、节约、多样化的原则,把以废旧锚杆、皮带加工制作牌版的想法付诸实施,变废为宝、节约增效。随后,2301工作面轨道顺槽浮雕字画艺术长廊、-830行人下山《煤矿安全规程》图解长廊依次竣工。浮雕字画艺术长廊全长2000余米,共悬挂牌板143块。工作人员采用山水画为背景、安全标语警句浮雕字和安全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废旧皮带表面手工漆绘喷制而成。目前,随着工作面回采,牌板随即回收。《煤矿安全规程》图解长廊全长近800米,共悬挂牌板78块,采用漫画的形式对《煤矿安全规程》予以解读。彭庄煤矿党总支副书记郭书雷说:“自制安全文化牌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节约了成本、变废为宝,创新了安全教育形式,又发挥了几个书画爱好者的特长,广大职工也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全文化就在身边的道理。”
此外,西翼二号行人下山事故案例警示长廊第一阶段也已完成。该段全长约340米,共施工18块牌板,采用等间距抹墙刮腻作墙绘制作牌板方式,展现了鲁西辖区近十来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警示语和插图协调统一。
新调入彭庄煤矿的职工小李,第一次乘坐架空乘人装置到工作面时,双眼没有错过一块牌板:“没想到在井下乘坐猴车的路上,安全书法和事故案例长廊做得那么好,我感觉是上了一堂非常充实的安全文化教育课!”
安全文化建设有其内涵寓意,更见于环境、氛围的直观显现。如今,彭庄煤矿不仅在井下打造了多条安全文化长廊、悬挂了企业文化牌板,在区队会议室也张贴着安全宣传画、全家福照片、亲情寄语等,并定期发放安全书籍、企业文化手册以及安全文件制度汇编,形成了立体式的安全文化传播渠道,春风化雨般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使“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成为抓好安全工作的信念支撑和行动指南。
“以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用事故案例警示身边人,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尤其是在煤矿这样的高危行业,更要坚持安全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彰显企业的人文关怀与价值。”菏泽煤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喜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