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超长工作面综采工艺实施以来,通过技术创新回收煤柱,创效1042.72万元,节省人工、材料等费用574万元,两工作面联合布置后,减少了采煤工作面安装撤除接续,节约安撤费、维修费用100余万元。”蒋庄煤矿采煤专业工程师丁宁在谈到技术降本成效时如是说。
丁宁所说的井下超长工作面综采工艺,是该矿通过实施技术措施,实现源头降本增效的成功探索。近年来,蒋庄煤矿面对不规则工作面多、接续紧张等困难,重点突出技术创新先导作用,不断优化开拓布局、优化生产系统、简化巷道布置、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不仅保障了安全高效生产,而且缓解了矿井的接续压力,达到了1+1>2的效果。
据丁宁介绍,该矿原计划在南九采区布置3上907、3上909两个工作面,但因掘进施工期间遇断层多、火成岩脉多等地质条件变化,他们决定再辟新径,通过调研国内现有的煤机、刮板输送机现状,优化设备选型,创新提出两面并一面的布置设计,实施长度达355米的倾斜面综采工艺,不仅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和资源回收最大化,而且创出了枣矿集团最长工作面倾斜长度的新纪录。
不仅是百米井下,目前在该矿各个单位、岗位,通过实施技术降本措施,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矿建阳电厂为保证供暖效益最大化,实施了低温循环水供暖改造,相比往年供暖季可实现增收近500万元。实施低氮燃烧技术,在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基础上,每年可节省尿素费用15万元;实施锅炉应用综合防磨技术,延长锅炉使用周期,每年可节约点炉成本70万元;通过升级破碎筛分系统,优化入炉煤的颗粒度,降低炉渣含碳量3%,每年可节约燃煤成本90余万元……
该矿选煤厂根据中煤产率低、单台中煤筛处理能力富余较多的实际,制定了中煤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实现两套重介分选系统共用一套中煤子系统,另一套中煤子系统备用,灵活切换生产新工艺。改造后,年节约材料费用约22万元、电力消耗24万元,每年减少渣浆泵修理费用5万元,年均减少大型设备修理费用16.25万元。
“我们自上而下构建专业、区队、班组、岗位四层级对标管理体系,要求各单位将成本控制、降本增效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结合现场条件、生产环节、劳动组织及其他影响因素,辨识在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差距,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挖潜成本压缩的空间,促进了矿井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党委书记、矿长张培龙说。
(通讯员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