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对于此次疫情被列为PHEIC的关注,主要还是出于对限制贸易方面的担忧。那么,这一事件将给外贸及航运市场带来多大影响?
影响一:检疫增多,船期受影响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被定义为:通过疾病的国家间传播,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
具体来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十八条,WHO将针对“人员”,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可包括以下意见:
——不必采取特定的卫生措施;
——审查在受染地区的旅行史;
——审查医学检查证明和任何实验室分析结果;
——需要做医学检查;
——审查疫苗接种或其它预防措施的证明;
——需要接种疫苗或采取其它预防措施;
——对疑似感染者进行公共卫生观察;
——对疑似感染者实行检疫或其它卫生措施;
——对确诊者实行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追踪与疑似感染者或确诊者接触的人员;
——不准疑似感染者或确诊者入境;
WHO针对“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可包括以下意见:
——不必采取特定的卫生措施;
——审查载货清单和航行路线;
——实行检查;
——审查离境或过境时采取消除感染或污染措施的证明;
——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或骸骨以消除感染或污染源(包括病媒和宿主);
采取具体卫生措施以确保安全处理和运输骸骨;
——实行隔离或检疫;
——如果现有的一切处理或操作方法均不成功,则在监控的情况下,查封和销毁受感染或污染或者嫌疑的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以及不准离境或入境。
目前,全球不少国家已经对于来自中国或靠泊中国的船舶以及船员、货物,实施了较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特别是如果有船员出现发烧等疑似症状,船舶更是将被特别对待,甚至有可能被取消挂靠港口。
这些无疑都将降低运输效率,使原有船期及运输计划受到较大影响。
以最新一次类似事件为例。
2019年7月17日,WHO将埃博拉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仅两天后的7月19日,我国海关总署就发布了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根据公告,一方面对刚果人员的输入性防控,另一方面是对在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比如刚果)的所有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含尸体骸骨)、行李物品、邮件、快件进行卫生检疫,其负责人、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必须主动向海关申报并接受检疫查验,对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污染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处理。
相信此次疫情被列为PHEIC后,更多国家也将出台类似措施,对船员以及相关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
影响二:对出口影响较大
每年中国春节假期之后,都是传统运输淡季。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已宣布将春节假期再延长3天,部分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则将假期再延长10天。
这些地区正是中国进出口贸易最活跃的地区。受此影响,工厂面临长时间停工,出口货量减少,使本就在低谷徘徊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
航运咨询机构SeaIntel首席执行官Alan Murphy表示:“中国工厂持续关闭,将对该地区的集装箱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货物从中国出运,那么船舶装载率将不足30%。”
他判断,一些船公司会停航,以等待工厂恢复生产。还有一些船公司则会减少航次,例如改为一周一班,届时运费可能将飙升。
此次疫情被列为PHEIC后,最大的冲击将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应。如果其他国家对当事国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者禁止进入,出口行业将会遭遇重挫;如果其他国家大规模撤侨,可能会出现外商投资规模萎缩……
因此,不排除未来有国外客户可能以疫区产品为由,提高产品检验检疫标准等,减少订单甚至退货。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退运、拒收等问题。
此外,PHEIC的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期间,将根据疫情的发展,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但具体情况还要取决于防疫的结果。
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这也并非全是坏事。
首先,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对于中国自身的疫情控制也会带来更大难度。被定性为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之后,意味着全球对于疫情的防御级别升级,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得到控制,对于中国的疫情控制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