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蒋庄煤矿,3月5日至4月3日,综掘煤巷共完成掘进进尺391米,超350米标值41米,创标成功!”
这是令蒋庄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日前,当枣矿集团联合验收组对该矿3下718材料巷进行验收收尺,宣布这一喜讯时,标志着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历时一个月的掘进效率创标活动圆满成功,成为矿区首个创标夺标的矿井,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枣矿集团“掘进效率提升年”活动标注了最生动的注脚。
391米,对于一个平均月进320米左右的矿井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数字再次见证了“蒋庄速度”,展示了“蒋庄智慧”,彰显了“蒋庄担当”。而在391米背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勇攀高峰 刷新“蒋庄速度”
3月初,作为集团公司首个申请创标的单位,该矿将创标地点定于3下718材料巷,该工作面担负着该矿下一步的生产接续任务,面对当前矿井接续紧张的局面,创标活动对于该矿推进采掘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一提双优”建设、提高单进水平和掘进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月进350米的标值,对于该矿来说着实是不小的挑战。
“有目标才有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集团公司‘掘进效率提升年’活动,我们使命在肩。我们要以此次创标活动为契机,争取以优异成绩为提升集团公司掘进整体水平做出蒋庄贡献。”面对挑战,该矿副矿长郭仁光为全体参战人员加油鼓劲。
他们围绕如何提高掘进效率、如何保证安全质量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从人、机、环、管等方面挂图作战、周密部署,打响了一场创标、夺标的有准备之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百米井下、创标现场捷报频传——
3月26日:日进21.7米,刷新近年来单日最高进尺;
3月27日:日进26米,再次刷新记录;
3月28日:班进9.8米,刷新近年来班进最高记录;日进27.6米,第三次刷新单日最高进尺记录。
391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一时、每一班、每一天,1米、2米……的累积。
“硬核”出击 尽展“蒋庄智慧”
这次创标,注定是一场“硬仗”,他们并没有引以为傲的优越条件,设备依然是原来的综掘设备,参战区队也是刚刚由炮掘改为综掘的掘进一区,能不能如期完成创标任务、为集团公司“掘进效率提升年”活动交上第一份优异的答卷?矿区上下拭目以待。
“既然接了‘招’,我们就全力以赴,设备不是最先进的,我们就把人机协同效能发挥到极致,安全、质量是最难保证的,我们就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以工序最优、用人最少、用时最短实现效率最高、安全最好、质量最佳。”该矿生产科科长李欣说。
他们坚持以“智”取胜,向“管理创新、科学组织”要效率,针对人员少的实际,他们按照集团公司“5788”定员标准,合理优化劳动组织。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精益工序管理,在优化、精简、整合工序上下功夫,最大化提高工时利用率,提高班组间、工序间、岗位间的衔接配合,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平行作业,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上一班为下一班创造条件,实现“无缝式”交接班,把每一分工时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借助单轨吊机车运输模式,形成“连续化、无缝化”辅助运输网络,提升了物料保障能力。同时主运系统借助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工作面多部胶带机仅设1名司机集中控制、一键启停,大大优化了生产系统。同时他们强化源头设计,对顶板支护进行优化,在确保支护强度、满足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掘进效率。
锻炼队伍 彰显“蒋庄担当”
“‘创标成功’凝结着全体参战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更是对掘进一区的最高褒奖,作为综掘施工工艺的‘小学生’,他们在创标活动中,锻炼了队伍,提振了士气,以出色的表现惊艳了全矿。”该矿生产科主任工程师张宗国说。
掘进一区是老牌炮掘区队,作为去年年底才由炮掘改综掘的区队,这次创标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使命在肩,他们将创水平当作一次历练,砥砺亮剑必胜的本领。
施工过程中,他们科学有序编排,对原来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可能影响生产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排查分析,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准备到位、协调到位、现场施工到位,充分利用“零打碎敲”时间,组织精尖力量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通过“插班检修”把工时利用做到最大化。
为激发参战员工的创标热情,他们制定激励机制,凡在创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组给予嘉奖,形成了班组之间既互创有利条件、又互相竞争,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3月28日,早班班进9米;中班8.8米,晚班乘胜追击,创出了班进9.8米的新纪录,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出日进27.6米的新纪录。
“391米,这个成绩我们原来连想都不敢想,总觉得它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座高峰,然而,现在我们却将它变成了现实。”这一组在蒋庄人自已看来都是“传奇”的数字,也成为集团公司高效快掘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坐标,标志着集团公司整体单进水平和掘进效率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