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A)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4、承担、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C)的罚款。
4、所谓(C)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
5、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C)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B),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A 、煤炭生产、职工素质 B 、煤炭生产、经营活动 C、安全生产、经营活动
7、煤矿企业必须坚持(A)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以人为本、提高待遇 C 、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9、取得(C)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
10、煤矿矿长资格和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合并培训的,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学时。
11、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生产,处(C)的罚款。
A 、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1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A)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A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 、国务院安委会
15、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时,应当有(B)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件。
16、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或者有其他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可予以(B)。
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日内提交事故报告。
19、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C)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21、企业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C)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22、企业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A)次应急演练。
23、企业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C),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25、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事故(C)、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6、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C)。
27、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C)的监督。
28、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安全措施,由(C)审批。
29、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C)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3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C)人员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31、矿井施工二、三期工程时,每班同时进行掘进作业人员不得超过(A)人。
34、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半年修正(C)次。
35、煤矿企业(煤矿)(B)是本单位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技术责任人。
37、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其主要充水含水层(组)的观测孔每层(组)不得少于(B)个。
40、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能允许的安全水头值以下,并制定安全措施,由煤矿企业(B)批准。
41、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C) mm。
A、矿井充水性图 B、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C、井上下对照图
45、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B)倍。
46、核定年生产能力小于(C)万吨的煤矿以及急倾斜煤层不得缩小防水煤(岩)柱开采。
49、两井间、两水平以及(B)m以上贯通测量,应有方案设计、审批、总结。
51、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应查明矿井边界断层和井田内落差大于(B)m的断层。
52、沿岩层探放含水层、断层和陷落柱等含水体时,当水压为2.5Mpa时,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应取(C)m。
53、矿井应当分井、分水平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C)次。
联系方式:电话: (徐州) 微信:712112758 主办:煤矿安全生产网
本站提供信息仅供参考,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