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矿也有避难硐室了,在井下干活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通防工区井下钻工李浩祥开心地对新分来的工友说。日前,王楼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投入使用,1个容纳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和4个容纳20人的临时避难硐室为一线职工提供了紧急避险的“救生舱”。
该矿自今年2月份起,着力建造5处井下紧急避难硐室,其中1个永久避难硐室位于-900轨道车场,其余4个分别位于七采轨道下山、七采胶带下山、12310下顺槽和12310中间巷。
据了解,永久避难硐室采用“锚网喷+钢筋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由高标号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灌,形成防爆密闭系统,可抵抗火灾高温、爆炸冲击和瓦斯突出的破坏,为避险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险空间。该硐室呈直墙半圆拱形结构,生存硐室长33米,宽3.2米,高2.8米,有效使用面积106平方米。此外,硐室内还装设有压风供氧系统、供电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降温系统等,按设计要求配备满足100人维持96小时的食物、饮用水和药品。
近年来,该矿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矿井安全系统建设,提高矿井抗灾能力,使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