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安中心>煤安技术>煤矿掘进粉尘治理探讨与研究

煤矿掘进粉尘治理探讨与研究

煤矿掘进粉尘治理探讨与研究

在机械化采掘作业、运输、转载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危害严重,目前的防降尘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严重的尘害治理需要,为适应煤矿发展,建立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以实现对煤尘的控制,掘进工作面的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成果,指出了下一步我国粉尘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产生煤尘的原因与危害
  
  (一)煤尘的产生
  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如钻眼、爆破、掘进及采煤作业,顶板管理。煤的装运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的不同,采掘方式、作业方法、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产生情况也不大相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化程度越高,煤尘的产量相应也就越大。
  (二)煤尘的危害
  粉尘,一般是指矿物开采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微细固体集合体,它或沉积于井巷四壁,或悬浮于井巷空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煤矿工人长期吸入,轻者会患呼吸道疾病,重者会患矽肺病。煤尘还具有爆炸性,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煤尘浓度较高时会降低作业场所的能见度,导致误操作,增加伤工事故的发生。另外,煤尘还加速机械的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寿命。
  
  二、掘金工作面煤尘的防治方法
  
  掘进工作面煤尘防治主要从煤尘的产生、降尘、除尘及个人劳动保护4个方面入手,一是施工前对掘进巷道进行注水,或是采取合理的工艺来降低煤尘的产生;二是在煤尘产生地点使用喷雾或除尘装置进行降尘工作:三是在主要巷道进行洒水等工作增加作业场所的空气湿度,达到除尘目的:最后,是职工佩戴过滤口罩等劳动保护,减低煤尘对职工健康的危害。
  我国现阶段掘进工作面防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煤层注水防尘技术;由于掘进速度较快,现场实施困难,所以,掘进煤层注水技术不适合现代化生产需要。
  (二)合理选择采掘机械的截割机构,机掘工作面的粉尘,主要由下面几个因素造成:1 截割时矿体破碎产生的粉尘。2 矿体下落或顶板冒落扬起的粉尘,3 装运和转载机构带动矿体运动扬起的粉尘,4 通风时由风流吹起的粉尘,5 其它作业如人工装擂、支护清帮、机器调动等扬起的粉尘。 粉尘的多少主要是看掘进机截割效果,如何更合理的设计截割机构,是现阶段煤矿机械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喷雾降尘,对煤炭转载,运输时产生的煤生。特别是在转载点上,由于胶带运输具有一定的速度,并且胶带间存在一定的落差,煤块在下落过程中做抛物线运动,细小粉尘受空气阻力和巷道风流的作用,会悬浮起来飞扬在空中,并且随风流扩散形成空气污染。经有关部门对矿井粉尘污染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转载点附近粉尘浓度达225mg/m~3,严重超过国家标准(22mg/m~3)。因此研究转载点附近粉尘的运动模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以及采取何种除尘技术是矿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现代化矿井中保证职工身体健康迫在眉睫的问题。现在普遍采用的喷雾降尘,利用承压水喷雾冲压落煤点煤尘,达到降尘效果。
  ①机械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该类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和维护方便而且降尘效果好。
  ②电器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该装置适用于煤矿转载运输系统中不同的尘源,它是靠电器控制实现自动喷雾。有光控、声控、触控、磁控等多种形式。
  (四)炮掘工作面防尘,风动凿岩机或电煤钴打眼是炮掘工作面持续时间长,产尘量高的工序。一般干打眼工序的产尘量占炮掘工作面总产尘量的80%~90%,湿式打眼时占40%~60%。所以,打眼防尘是炮掘工作面防尘的重点。
  1、打眼防尘
  ①风钻湿式凿岩。这是国内外岩巷掘进行之有效的基本防尘方法。
  ②干式凿岩捕尘。在无法实施湿式凿岩作业时,如岩石遇水会膨胀、岩石裂隙发育、实施湿式防尘效果差等情况下,可用干式孔口捕尘器等干式孔口除尘技术。
  ③煤电钻湿式打眼。在煤巷、半煤巷炮掘中,采用煤电钻湿式打眼能获得良好的降尘效果,降尘率可达75%~90%。
  2、爆破防尘,爆破是炮掘工作面产尘最大的工序,采取的防尘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水炮泥。这是降低爆破时产尘量最有效的措施。
  ②爆破喷雾。这是简单有效的降尘措施,在爆破时进行喷雾可以降低粉尘浓度和炮烟。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无氧铜抗氧化怎么样

上一篇:煤矿粉尘防治技术在胜利煤矿的运用及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