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作了明确规定,见表11-1-1,同时还规定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井上每月测定1次。表11-1-1中国煤矿粉尘浓度标准 粉尘中游离 最高容许浓度(mg/m3) SiO2含量(%)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5 20.0 6.0 (2)5~<10 10.0 3.5 (3)10~<25 6.0 2.5 (4)25~<50 4.0 1.5 (5)≥50 2.0 1.0 (6)<10的水泥粉尘 6 2.产尘强度是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g/t。3.相对产尘强度?是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mg/m3。凿岩或井巷掘进工作面的相对产尘强度可按每钻进1m钻孔或掘进1m巷道计算。相对产尘强度使产尘量与生产强度联系起来,便于比较不同生产情况下的产尘量。?4.矿尘沉积量?是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这一指标用来表示巷道中沉积粉尘的强度,是确定岩粉撒布周期的重要依据。?四、矿尘性质?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矿尘中游离SiO2
> 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游离SiO2是许多矿岩的组成成分,如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2.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矿尘粒度是指矿尘颗粒的平均直径,单位为μm。?矿尘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单位为m2/kg,或cm2/g。?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因而这两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煤岩破碎成微细的尘粒后,首先其比表面积增加,因而化学活性、溶解性和呼附能力明显增加;其次更容易悬浮于空气中,表11-1-2所示为在静止空气中不同粒度的尘粒从1m高处降落到底板所需的时间;第三,粒度减小容易使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据研究,只有5μm以下粒径的矿尘才能进入人的肺内,是矿井防尘的重点对象。 表11-1-2尘粒沉降时间 粒度μm 100 10 1 0.5 0.2 沉降时间,min 0.043 4.0 420 1320 5520 3.矿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的百分比。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重量百分比:各粒级尘粒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称为重量分散度;?(2)数量百分比:各粒级尘粒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称为数量分散度。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10μm。?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究矿尘性质与危害的一个重要参数。4.矿尘的湿润性?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湿润性决定采用液体除尘的效果,容易被水湿润的矿尘称为亲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的矿尘称为疏水性矿尘,对于亲水性矿尘,当尘粒被湿润后,尘粒间相互凝聚,尘粒逐渐增大、增重,其沉降速度加速,矿尘能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可达到除尘目的。?5.矿尘的荷电性?矿尘是一种微小粒子,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带有相同的电荷的尘粒,互相排斥,不易凝聚沉降;带有异电荷
> 时,则相互吸引,加速沉降。?6.矿尘的光学特性?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在测尘技术中,常常用到这一特性。 关键词:矿尘性质